1、填空题 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A.实验小组利用此装置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
①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则应满足的条件是: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______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填“接近于”、“远大于”或“远小于”)
②下图B是实验小组得到的一条纸带,两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由图可读出s1=______c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m/s2.(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③图C为实验小组以小车和砝码总质量
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的a-关系图线.由图可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______关系,(填“成正比”或“成反比”);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实验有误差,引起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______(填“过大”或“过小”).

参考答案:①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则应满足的条件是: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②由图示纸带可知,s1=3.56cm-1.20cm=2.36cm,s2=7.20cm-3.56cm=3.64cm,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
由△x=at2得:加速度a=s2-s1t2=0.0364-0.02360.12≈1.28m/s2;
③a-1m图象是一条直线,a与m成反比;图象在a轴上有截距,这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造成的.
故答案为:①远小于;②2.36;1.28;③反比;过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比较力______与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
(B)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
(C)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
(D)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参考答案:本实验是通过两个弹簧秤的拉力作出的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只要合力与实际的拉力重合,则实验成功;由图可知F′是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故F′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
F是通过一个弹簧秤测出的,故只要F与F′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即可;
A、在实验中,橡皮条应拉伸到与原来的位置重合,故A错误;
B、为保证准确性,在实验中,一定要将弹簧调零,故B正确;
C、实验中要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拉力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
D、如果只有一个弹簧秤,则可以交替测出各边的拉力,但要保证两次拉的时候效果相同,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故答案为:F′; F、F′;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
A.m、N、s
B.m、kg、s
C.kg、J、s
D.m、kg、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事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字,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①a、b、c,三条橡皮筯遵守胡克定律,要测量拉力可以通过测量橡皮筋的长度和原长,得到橡皮筋的伸长量,研究拉力与伸长量的倍数来根据比例作力的图示.故a错误,bc正确.
? d、为了使两次实验效果相同,必须记下O点的位置来作参照.故d正确.
故选bcd.
?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改变实验效果,只有改变重物的质量.故可采用的方法更换不同的重物.
故本题答案是①bcd?②更换质量不同的重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 画出图中物体A和B所受重力、弹力的示意图。(各接触面均光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