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 参考答案: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轿车五挡手动变速器,下表列出了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轿车中有用于改变车速的排挡,手推变速杆可达到不同挡位,可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若从一挡到五挡速度逐渐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0 3 |
参考答案:A、当车要以最大动力上坡,变速杆应推至一档,功率一定,速度越小,牵引力越大.故A错误.
B、若把0~72km/h的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轿车的加速度a=△v△t=2010m/s2=2m/s2.故B正确.
CD、当速度最大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此时有:F=f=Pvm=14000070N=2000N.若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行驶,则当速度v=72km/h时,牵引力F′=Pv=14000020N=7000N,则加速度a=F′-fm=7000-20001500m/s2=103m/s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与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与M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0=10m/s,在坐标为X=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取10m/s2,求:
(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为多少?
(2)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
参考答案:解.(1)对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有μ1(m+M)g=(m+M)a1
V02-V12=2a1s
解得:V1=9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am=μ2g=9m/s2aM=μ2mg+μ1(M+m)gM=6m/s2
m运动至停止时间为:t1=v1am=1s
此时M速度:VM=V1-aMt1=3m/s,方向向左,
此后至m,M共速时间t2,
有:VM-aMt2=amt2得:t2=0.2s
共同速度V共=1.8m/s,方向向左
至共速M位移:S1=V1+V共2(t1+t2)=6.48m
共速后m,M以a1=1m/s2
向左减速至停下位移:S2=V2共2a1=1.62m
最终木板M左端A点位置坐标为:X=9.5-S1-S2=9.5-6.48-1.62=1.40m
答:(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为9m/s.
(2)最终木板M左端A点位置坐标为X=1.4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湖北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即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 ]
A.小石子质量最大,空气阻力最小,飞的最远
B.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
C.瘪谷物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飞的最远
D.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率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绳和滑轮的质量、摩擦均不计,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8 kg,mB=2 kg,A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桌面和绳都足够长,物体B距地面的高度h=0.2 m,当物体B由静止释放后,A物体停止运动前通过的距离总共有多长?(g取10 m/s2)
参考答案:解:分别对A、B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对A、B在运动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A-μmAg=mAaA
mBg-FB=mBaB
又因为FA=FB,aA=aB
所以联立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可得出加速度的值为aA=aB=0.4 m/s2
由运动学公式2ax=v2得B物体刚落地时A的速度为
A物体的位移x1=h=0.2 m
以后A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A"=μg=2 m/s2
由2ax=v2得,后一段时间内A物体的位移为x2=
所以A物体的总位移为x总=x1+x2=0.2 m+0.04m=0.24 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机车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