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 参考答案:对点o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簧的拉力和橡皮条的拉力,如图,其中橡皮条长度不变,其拉力大小不变,oa弹簧拉力方向不变,ob弹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此另一同学提出了实验应改进的几点建议: |
参考答案:①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①正确.
②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让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减小误差.故②正确.
③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故③错误.
④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这一侧.故④错误.
故A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及物体质量关系时,我们首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然后保持合外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___法;
(2)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通过实验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则:
①图像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
②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参考答案:(1)控制变量
(2)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②物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下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若以每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则由纸带记录的数据可知,小车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又因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E=XDFtDF=0.84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根据逐差法有:
a1=XDE-XABT2
a2=XEF-XBCT2
a3=XFG-XCDT2
a=a1+a2+a33=XDG-XAD(3T)2=1.6m/s2.
故答案为:0.84,1.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匀变速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