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L=2m,质量 M=2kg的平板车B。质量m=2 kg的物体A放在B的最右端。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F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物体A经多长时间滑离平板车B。

参考答案:6s
本题解析:
在0-4s内,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1=4s时,两者的速度为V。
对AB整体有:F1=(M+m)a

由v=at1有:
V=1×4m/s=4m/s
4s后,力变为F2=10N,AB间出现相对滑动
对A有:f =?mg=mam
am=?g=2m/s2
对B有:F2-?mg =MaM
aM=3m/s2
设t2内物体A经过的位移为xA,平板车B经过的位移xB,A要滑离B则有:

对A有:
?
?
对B有:
?
可解得:t2=2s
A滑离B的时间为t=t1+t2=6s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1=0.2kg,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A以v1=3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质量为m2=0.1kg的木板B的左端,同时木板B以v2=1m/s水平向左运动,AB间动摩擦因数μ=0.5,水平面光滑,木板B的长度L=0.5m,g=10m/s2。求:从物块A滑上木板B至滑离木板B的过程中A对B的冲量大小。

参考答案:0.2Ns
本题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再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故A对B的冲量大小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一物体以a=8.0m/s2的加速度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后一秒内通过16m位移,则物体最后一秒的初速度______m/s,物体运动的总位移______m.
参考答案:根据x=v0t+12at2,代入数据得,v0×1+12×8×1=16,解得最后1s内的初速度为12m/s.
则最后1s内的末速度v=v0+at=20m
则物体的总位移x=v22a=2022×8m=25m
故答案为:12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3 s末的速度是3.6 m/s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正确
B、由题意可得
,
,
,三式联立解得
;正确
C、由题意可得
;错误
D、由速度公式可得
;正确
故选ABD
点评:注意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ns内的位移等于前ns内的位移与前(n-1)s内的位移差。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刘校长经常在甲乙两地间往返,他每天下午4点准时被司机从甲地接回,有一天,意外的于下午2点,就开始步行向乙地走去,然后他遇见了正驾车直驱甲地去接他的司机,于是,司机掉转车头,把他送到了乙地.到了乙地,比通常提早了39分钟.第二天,刘校长于下午3点20分由甲地出发向乙地走去,路上又遇见了司机,司机把他送到乙地,那么,这次他比平时提前______到达B地?(假设步行速度与车速均不变,而且汽车掉头、刘校长上车消耗的时间均不计.提示:可用位移-时间关系图象求解)
参考答案:汽车速度远大于人步行的速度,第一次步行2h相当于汽车开39min,故第二次步行40min相当于汽车行驶13min.
故答案为:13分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