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如图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案。其中图A是光的________(填“干涉”或“衍射”)图象,由此可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参考答案:衍射,小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用卡尺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当缝宽由0.1 mm逐渐增大到0.5 mm的过程中(? )
A.亮线的宽度变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B.亮线的宽度变宽,衍射现象越加显著
C.亮线的宽度不变,亮度增加
D.亮线的宽度不变,亮度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图所示的(a)(b)两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样。其中图(a)是光的_______(填“干涉”或“衍射”)图样。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参考答案:衍射;小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衍射现象中衍射花样的明暗条纹的出现是光干涉的结果
B.双缝干涉中也存在着光衍射现象
C.影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相矛盾的客观事实
D.一切波都可以产生衍射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此题涉及波动理论。一切波都可以产生衍射,因为波长原因,产生的衍射现象有明显和不明显之分。影子的存在就是衍射现象不明显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其实仍然存在衍射现象。所以C选项错误。答案选ABD。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本性的理解,知识全面,有一定难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做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到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
,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约为35cm的衍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4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A.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
B.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
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远离双缝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解题的关键由动能定理求出电子的速度表达式,然后求出德布罗意波波长与电压的关系式,再由
判断。
设加速电压为U,双缝间距离为d,衍射屏到双缝距离为
,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由动能定理可得,
,电子加速后的速度为
,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所以条纹间距
,当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时,
一定变大,故A错误,B正确;由
知,当减小双缝间的距离d,同时使衍射屏远离双缝即
增大时,
变大,故C错误,D正确。所以选B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