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如图,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游标尺上有
20个分格,其总长度是?mm。

参考答案:6.65mm, 19mm
本题解析:主尺读数为6mm,游标尺的第13个格对齐,所以读数为6mm+13×0.05mm=6.65mm,20个格与主尺的19mm长度相同,所以总长度为19mm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

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①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砝码或电火花计时器、钩码、砝码
②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钩码用以改变小车的质量;砝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还可以用于测量小车的质量。
本题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钩码用以改变小车的质量;砝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还可以用于测量小车的质量。如果选电磁打点计时器,则需要学生电源,如果选电火花计时器,则不需要学生电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6分)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
(1)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共点力合成时遵循的法则是?法则。
(2)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细绳、弹簧秤应与水平木板保持?,弹簧秤伸长的方向与细绳要?。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为实验测得的合力。可以判断?同学的实验结果是明显错误的。
?
参考答案:(1)平行四边形(2)在同一水平面内(或平行);在同一直线上(3)乙
本题解析:(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细绳、弹簧秤应与水平木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或平行);弹簧秤伸长的方向与细绳要在同一直线上
(3)实验测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方向,由于误差的存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它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差别,即作图得出的合力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所以乙是错误的,
点评:在做实验问题时,对实验原理的熟练理解是做好实验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第三问考查的次数很多,一定要注意实验测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0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由图判断,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认为小车做?运动;
⑵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
⑶BE间的速度vBE=?m/s;
⑷C点的瞬时速度vC=?m/s;
⑸小车的加速度a=?m/s2。
参考答案:⑴匀加速直线;⑵0.10;⑶3.3;⑷2.6;⑸13。
本题解析:⑴根据纸带中数据可知:x1=AB=7.50cm,x2=BC=27.60-7.50cm=20.10cm,x3=CD=60.30-27.60cm=32.70cm,x4=DE=105.60-60.30cm=45.30cm,Δx=x2-x1=x3-x2=x4-x3=12.60cm,因此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⑵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0.02s,由于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因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0.02s×5=0.10s;
⑶BE间的速度是指物体通过BE段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BE=
=
×10-2m/s=3.27m/s=3.3m/s
⑷从纸带中可以发现,C点为BD段的中点时刻点,因此有:vC=
=
×10-2m/s=2.64m/s=2.6m/s
根据逐差法,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10-2m/s2=12.6m/s2=13m/s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用长l0的绝缘弹簧将A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2,则有:(?)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错解:B球先后受到的库仑力为
,
,电量的乘积从
变为
,则
,再设弹簧劲度系数为
,则
,
,已知
故选B
错解只注意到电荷电量改变,忽略了两者距离也随之变化,导致错误。
【正解】由题意画示意图,B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则
?
【点评】在胡克定律
中。X是指弹簧的型变量,在库仑定律
中,r常指弹簧形变后的总长度(两电荷间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