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可能产生弹力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有弹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参考答案:A、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弹力,故A错误;
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因为物体之间不一定粗糙也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B错误;
C、有摩擦力物体之间一定有挤压,因此一定有弹力,故C正确;
D、静摩擦力大小与物体之间弹力无关,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2010·南通市高三测试)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74cm,x3=6.40cm,x4=8.02cm,x5=9.64cm,x6=11.28cm,x7=12.84cm.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 1
| 2
| 3
| 4
| 5
| 6
|
各计数点的 速度/(m·s-1)
| 0.50
| 0.70
| 0.90
| 1.10
| ?
| 1.51
|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参考答案:(1)1.31 (2)如图所示

2.5(2.4~2.6之间同样给分)
本题解析:5点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替代,即v=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时间T=0.08s,不是大家熟悉的0.1s,准确作出速度图象找到斜率即为加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


(1)、计时器打下从A到G这一段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__?m/s.
(2)、计时器打下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m/s.打下D点时的瞬时速度为?m/s.打下F点时的瞬时速度为?m/s.
(3)在右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 m/s2.
(此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0.560m/s(2)0.400m/s 、0.559、?0.721m/s 、0.80m/s2(3)
本题解析:(1)从A到G的位移为
,所用时间为:
,所以平均速度为: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
D点的瞬时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所以
F点的瞬时速度等于EG段的平均速度,所以
(3)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有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