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器材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
A. 电源(3V,内阻约为0.1Ω)
B.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1Ω)
C. 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为0.03Ω)
D.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E. 滑动变阻器(1kΩ,0.3A)
F. 滑动变阻器(20Ω,2A)
G.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米尺、开关和导线等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截取一段金属丝,拉直并固定在两端带有接线柱的米尺上,观察其接入长度在米尺上的示数如图所
示甲所示,则读数为 cm;

b.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某次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mm;

c.正确连接电路,合上开关;
d.改变滑动变阻器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表:

e.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操作。
②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该小组选用的电流表是 ,滑动变阻器是 (只填仪器前的代号);请设计较为节能且误差较小的电路,并把下列电路连接完整。

③该小组的测量数据已标在U-I图上,请作图线并计算该金属丝的电阻值为 Ω(保留两位有效字),根据电阻定律即可得到该金属丝电阻率。
参考答案:①50.00,0.712(0.711~0.713均给分);②B,F,如图;③4.4(4.3~4.5均给分)Ω.
本题解析:①a.金属丝的长度为50.00cm;b.金属丝的直径为:0.5mm+0.01mm×21.2=0.712mm;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表选择0.6A量程,即选B;滑动变阻器选择F即可;连接电路如图;
③画出U-I图像如图,则求得电阻值为:
考点:测量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9分)如图所示,与导轨等宽的导体棒ab放在水平的导轨上,导体棒的质量为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的连线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A、EB和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则

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
,运用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连线中垂线上各个点的合场强.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点O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故从O点沿着中垂线向上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场强最大的P点可能在A、B连线之间,也可能在A、B连线上,还可能在A、B连线下,由于A、B两点的间距也不确定,故EA可能大于EB,也可能小于EB,还可能等于EB;电场强度一直向上,故电势越来越低,UA一定大于UB;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也错误;
故选B.
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势.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两个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情况和电势分布情况,沿着场强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某工人用一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

(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定一电阻阻值时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该电阻两端电压为 V
参考答案:2.030 9.2或9.3
本题解析:(1)由图知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是2.0cm,游标尺读数是
=0.30mm=0.030cm,所以该工件的长度L=2.0cm+0.030cm=2.030cm。
(2)因量程是15V,所以读数时要按下边的刻度去读,指针在9--9.5之间,要进行估读,所以读数是 9.2或9.3V。
考点:本题考查游标卡尺读数,电压表读数
点评:本题学生明确游标卡尺、电压表读数的方法,会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做为一个磁体,地理的南极是磁场的北极,地理的北极是磁场的南极,所以②对,根据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小磁针的南极应指向地磁场的北极①错。地磁场从地理的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在南半球地磁场斜向上,北半球地磁场斜向下,④错。赤道附近地磁场方向水平,自南向北,③对⑤错。选项D对。
考点:地磁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