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mm.
(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波长
_____nm.

参考答案:(1) 2.192(3分)? 7.867 (3分)
(2)676(670-680范围内都给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为减少测量误差,P1和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适当取大一些
C.若P1、P2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1、P2的像
D.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过大,有可能在bb?面上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1、P2的像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1)实验时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零度),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加大;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则会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B正确,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仍然能通过玻璃砖看到像,C错误,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无论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D错误,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误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
[? ]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a、b两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单色光束a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单色光束b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光束a照在某金属上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b照到该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若两束光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a照到该金属表面到电子逸出的时间间隔明显比光束b长
C.它们在真空中具有相同大小的传播速度
D.在相同条件下,光束a比光束b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A、a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则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所以若光束a照在某金属上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b照到该金属上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
B、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无法比较电子逸出时间的间隔.故B错误.
C、在真空中各种色光的光速相同.故C正确.
D、因为a光的波长长,则a光比b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油膜被日光照射后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______现象,泊松亮斑是光的______现象.(分别填入“干涉”或“衍射”)
参考答案:油膜被日光照射后呈现彩色条纹是油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发生干涉,是光的干涉现象;泊松亮斑是光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
故答案为:干涉,衍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