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度大小均为v0=6m/s,甲车上有质量为m=1 kg的小球若干,甲和他的小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M1=50kg,乙和他的小车的总质量为M2=30kg。现为避免相撞,甲不断地将小球以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为
m/s的水平速度抛向乙,且被乙接住。假设某一次甲将小球抛出且被乙接住后,刚好可保证两车不致相撞。求此时:
(1)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
(2)甲总共抛出了多少小球?
参考答案:解:(1)两车刚好不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解得v=1.5m/s
(2)对甲及从甲车上抛出的小球,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解得n=1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图中有一个竖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气圆筒,筒中有一劲度为k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ER流体,它对滑块的阻力可调。起初,滑块静止,ER流体对其阻力为0,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与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为保证滑块做匀减速运动,且下移距离为
时速度减为0,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须随滑块下移而变。试求(忽略空气阻力):
(1)下落物体与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滑块向下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3)滑块下移距离d时ER流体对滑块阻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解:(1)设物体下落末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
设碰后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
2mv1=mv0,得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设加速度大小为a,有
得
(3)设弹簧弹力为FN,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为FER,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FS=kx
x=d+mg/k
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足够长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A=2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一个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500m/s?的水平速度迅即射穿A后,速度变为100m/s(子弹不会落在车上),最后物体A静止在车上.若物体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2)子弹射穿物体A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3)A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1)设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v,子弹射穿A后的速度是v1.以子弹、物体A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 mv0=mv1+(M+MA)v
代入解得? v=4m/s
(2)以子弹与A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1+MAv2
代入解得子弹射穿A后A获得的速度v2=4m/s
所以子弹射穿物体A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12mv20-12mv21-12MAv22=2384?J?
(3)假设A在平板车上滑行距离为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μmgd=12MAv22-12(M+MA)v2
代入解得? d=0.8m
答:(1)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4m/s;
? (2)子弹射穿物体A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384J;?
? (3)A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0.8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0u.)
参考答案: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H′.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
mv=m?v′+mH?vH′①
12mv2=12mv/2+12mHv/2H②
解得
vH′=2mvm+mH③
同理,对于质量为m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
vN′=2mvm+mN④
由③④中2mv相同式可得
m=mNv/N-mHv/Hv/H-v/N⑤
将mH=1.0u和mN=14.0u和vH′=7.0vN′代入⑤式得
m=1.2u
即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为1.2u.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颗手榴弹以v0=10m/s的水平速度在空中飞行。设它爆炸后炸裂为两块,小块质量为0.2 kg,沿原方向以250 m/s的速度飞去,那么,质量为0.4 kg的大块在爆炸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125 m/s,与v0反向
B.110 m/s,与v0反向
C.240 m/s,与v0反向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1v1+m2v2.0.6×10=0.2×250+0.4×v2,解得v2=-110m/s.负号表示方向,与v0反向.故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