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3个相距很近的等势线.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φK>φL>φ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bc段做减速运动
C.粒子在a点与e点的速率相等
D.粒子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根据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场源电荷为等量异种电荷,左边是正电荷,右边是负电荷,根据粒子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力指向凹面的一侧,可以判断出粒子带负点,选项A正确。bc之间电势差为正值,电场力做功qUbc为负值,动能减少,选项B正确。ae两点电势相等,粒子运动不做功,选项C正确。粒子从c点到d点,电势差为负值,电场力做功qUcd为正值,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半径r=0.80m的光滑金属半球壳ABC与水平面在C点连接,一质量m=0.10kg的小物块在水平面上距C点s=1.25m的D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C运动.O点是球心,D、C、O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0,取g=10m/s2.
(1)若物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零,恰好沿球壳滑下,求物块滑到最低点B时对球壳的压力大小.
(2)若物块运动到C点水平飞出,恰好落在球壳的最低点B,求物块在D点时的初速度大小.
(3)通过分析判断小物块能否垂直撞击球壳.

参考答案:(1)设小物块滑到最低点B的速度为vB,受到球壳的支持力为NB,则在小物块从C至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12mv2B-0
可得:v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考点:
专题:功的计算专题.
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求得拉力的大小,再根据功的公式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解答:解:分析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知,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位移的大小为1m,末速度的大小为2m/s,由v2-
=2ax可得,加速度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mg+ma=12N,
A、手对物体做功W=FL=12×1=12J,所以A正确;
B、C、合力的大小为ma=2N,所以合力做的功为2×1=2J,所以合外力做功为2J,所以B正确C错误;
D、重力做的功为WG=mgh=-10×1=-10J,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所以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理解,根据功的定义可以分析做功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置于足够长斜面上的盒子A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接触,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拴接,另一端与A相连.今用外力推A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则从释放盒子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B.A对B做的功等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
C.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和B机械能的增加量
D.A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小于A动能的增加量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对于盒子A,由静止释放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弹力总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且做正功,达到最大速度时,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此,达到最大速度时,弹簧仍被压缩,弹性势能不等于零,选项A错误.对于B,除了重力做功外,盒子A对B的弹力也做了功,由功能关系可得,B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A对B做的功,选项B正确.对于弹簧、盒子和光滑球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A和B机械能的增加量,选项C正确.对于A,根据动能定理,A所受重力、弹簧弹力及B对A的弹力做的总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加量,而B对A的弹力做了负功,因此,A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大于A动能的增加量,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某学生用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器材(如图8所示)来做验证钢球从斜槽上滑下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把斜槽固定在实验台边沿,调整斜槽出口使出口处切线水平。
(2)出口处拴重锤线,使出口处的投影落于水平地面的O点,并在地面上铺复写纸、白纸。
(3)从斜槽某一高度处同一点A从静止开始放球多次,找出平均落地点P,则①如果斜槽厚度不计,应测量的数据有
②根据所取的数据字母写出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①A点到桌面的高度
出口到地面O的高度
球的落点P到O点的距离S
②
本题解析:①A点到桌面的高度
出口到地面O的高度
球的落点P到O点的距离S
②机械能守恒: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