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1)1791年,米被定义为:在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请由此估算地球的半径R。(答案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1.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收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6J的能量),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a)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毫米表示,球面积为4πR2)。
(b)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W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请说明二个理由。
参考答案:解:(1)2πR×1/4=1.00×107,R=6.37×106m ①
(2)(a)设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水面部分的总能量为W,W=1.87×1024J
凝结成雨滴年降落到地面水的总质量为m,m=W×0.93×0.65/(2.2×106)=5.14×1017kg ②
使地球表面覆盖一层水的厚度为h,h=m/ρs地球,h=1.01×103mm ③
整个地球表面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03mm
(b)大气层的吸收,大气层的散射或反射,云层遮挡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一个晴朗的天气,小明觉得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很美,于是画了一幅鱼儿戏水的图画(如图所示)。但旁边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正确画出草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①(2分)请在答题纸上画上你认为正确的草图
②(3分)依据?
③(2分)如果认为小气泡在水中缓慢上升,则小气泡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参考答案:① 如图所示? ②因上层水温较高和压强较小,故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③“小于”

本题解析:①、②晴朗天气,上层水温较高,压强较小,故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所以正确的草图如图

③由题意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升高△U>0,体积增大W<0,吸收热量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4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某物体温度升高,则该物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一定增大
C.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制成的
D.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守恒,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当r<r0时,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减小;当r>r0时,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加后减小,分子势能增加;选项A错误;某物体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该物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一定增大,选项B正确;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制成的,选项C 正确;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守恒,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不一定能自然发生,例如水能由高处自然的流向低处,但是不能自发的由低处流向高处,选项D 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C.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是不可能的
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A错误
外界条件合适热量也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例如电冰箱压缩机,B错误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是可能的,但是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11-1-3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
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
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在把乙分子从a处静止释放,若规
定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

(1)乙分子在何处势能最小?是正值还是负值?
(2)在乙分子运动的哪个范围内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加?
参考答案:(1)c处 负值 (2)c到d阶段
本题解析:(1)由于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在ac间一直受到甲分子的引力而做加速运动,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在减小,到达c点时所受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且为负值.
(2)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的那一段上,即乙分子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