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mA=0.8kg,mB=0.3kg,A、B与地面摩擦因素均为0.2,滑轮绳子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外力F=4N作用于A上,A、B的加速度分别为:

A.2.4m/s2,1.6m/s2? B.0.6m/s2,1.2m/s2
C.2.4m/s2,0.6m/s2? D.1.2m/s2,0.6m/s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动滑轮规律可知,任意时刻A运动速度为B运动速度的一半,
,即A的加速度为B加速度的一半,B对。或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
B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珠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于9.8m/s2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位移是表示位置的移动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为:
;
③重力加速度与高度和纬度有关.
解答:A、位移是表示位置的移动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由于轨迹为曲线,故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路程,而不等于位移,故A错误;
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故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率,故B错误;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火炬手的体积和高度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简化为质点,故C正确;
D、高度越高,万有引力越小,故重力加速度也越小,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质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同时要明确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该物体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是
A.2m/s
B.4m/s
C.2.5m/s
D.3m/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用逆向思维来解决较好,把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求的问题就变成了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用逆向思维,把物体的运动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m/s,a=2m/s2
则2秒末的速度
v2=at
=2×2
=4(m/s)
2秒内的平均速度
=
=2(m/s)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察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三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中力F=10N作用在B上,三物体仍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中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10N
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0N
C.B受到的力有5个
D.B受到C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
B.ma
C.
D.m(g+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