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参考答案:A、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故A正确.
B、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B正确.
C、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
D、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选修模块3-5)(12分)
(1)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
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的方程式为
B.将放射性同位素
注入人体,
的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
C.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
(2)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 0),激发态能量
,其中n =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真空中光速为
,吸收波长为 的光子能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
的激发态;此激发态氢原子再吸收一个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 .
(3)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1kg.初始时刻B静止,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与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则物体B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1)AB;(2)
;
;
(3)由x-t图知:碰前瞬间,
m/s;
;
碰后瞬间,
m/s
A、B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mAvA+0 =(mA+mB)vAB
带入数据1×8=(1+ mB)×2 解得mB="3kg"
本题解析:(1)
衰变的方程式为
,等式两边的质量数与荷电荷数都相等,故选项A正确;将放射性同位素
注入人体,由于它能被探测器探测到,故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选项B正确;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两个光子,故选项C错误;因为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需要在人体内衰变,故其半衰期较短为好,选项D错误;(2)因为要求光子能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
的激发态,而基态的能量为-E1,激发态的能量为-
E1,故需要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
E1,则光子的波长为λ=
=
;此激发态氢原子再吸收一个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
=
;(3)由x-t图可知碰前瞬间A的速度与碰后两个物体的共同速度,还已知A的质量,水平面光滑,所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然后列方程求出物体B的速度。
考点:核衰变方程,半衰期,示踪原子,氢原子模型,能级,动量守恒。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闪光,但次数极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会明显改变运动方向
B.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会被反向弹回
C.散射角度大的α粒子受原子核的作用力也大
D.无论散射角度大小,α粒子的机械能总是守恒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是图( )
A.

B.

C.

D.

参考答案: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设质子数为M,则有:
A=N+M,所以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