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而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不计.如果绳一端的固定点P缓慢向右移到Q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关于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高度增大,θ变小
B.物体A的高度增大,θ不变
C.物体A的高度不变,θ增大
D.物体A的高度降低,θ变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将绳一端的固定点P缓慢向右移到Q点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分析动滑轮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于动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由平衡条件知,两侧绳子关于竖直方向具有对称性,再分析将绳一端的固定点P缓慢向右移到Q点的过程中,θ角的变化,及A高度的变化.
解答:
解:将绳一端的固定点P缓慢向右移到Q点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分析动滑轮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设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两绳子的夹角为2α,由于动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关于竖直方向有对称性,则有
? 2Fcosα=mAg,
由于F=mBg,保持不变,则得知,α角保持不变,由几何知识得知,α+θ=90°,则θ保持不变,当绳一端的固定点P缓慢向右移到Q点,动滑轮将上升,则物体A的高度增大.故B正确,ACD均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含有滑轮的动态变化变化分析问题,要抓住动滑轮两侧绳子拉力的对称性,由平衡条件进行分析.不能想当然,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体C上,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

A.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C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A对C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把A、B、C视为一整体,受力分析可得:B、C受到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再以B为研究对象,由B做匀速直线运动知B受合外力为零,所以一定受到A对它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A正确;B错误;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由A做匀速运动知A受合外力一定为零,所以C对A的摩擦力一定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A对C的摩擦力向左,所以C错误;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同学从底楼静止开始乘电梯到第九层楼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有?
A.在开始的较短时间内,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于该同学对电梯的压力
B.在开始的较短时间内,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于该同学的重力
C.在中间匀速运动过程中,该同学对电梯的压力与该同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静止前的较短时间内,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于该同学的重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开始的较短的时间内,该同学在电梯内做加速运动,故
,所以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于该同学的重力,B正确,A错误。在中间匀速运动过程中,同学对电梯的压力与该同学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在静止前的较短时间内,该同学做减速运动,所以
,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小于该同学的重力,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一体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
(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是多大?

参考答案:解:(1)以人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N=20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压力是200N
(2)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可知竖直绳上拉力大小为2T=600N
再以B点为研究对象,由三力平衡知识可得:TBC=400
N,TAB=200
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相距5mm,电容为2μF,当将其充电到两板电势差为100V时,一个质量为1.0×10-4g的带负电尘埃正好在两极板中间静止(g取10m/s2).求:

(1)这时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为多少库仑?
(2)电容器上极板带何种电荷?
(3)该尘埃带电荷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1)2×10-4C(2)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3)5×10-11C
本题解析:(1)由C=Q/U得,Q=CU=2×10-6×100C=2×10-4C;
(2)带负电尘埃正好在板间静止,受到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则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
(3)由平衡条件得qE=mg,又E=U/d,得到qU/d=mg,代入数据解得,q=5×10-11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