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a-t图象),图中斜线部分的“面积”A表示?(?)?

A.初速度
B.位移
C.速度的变化量
D.末速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可以将图中取一“极短”时间,加速度可认为不变,那么所转成的“面积”则表示
,再将整个过程的“面积”求和,则表示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量,则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在第4s内通过的位移为( )
A.12m
B.14m
C.C、24m
D.36m
参考答案: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v0+at知,物体在3s末的速度:
v3=5+2×3m/s=11m/s
物体在4s末的速度
v4=5+2×4m/s=13m/s
所以物体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v4=v3+v42=11+132m/s=12m/s
根据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知,第4s内的位移为:x4=.v4×t=12×1m=12m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汽车以V=72km/h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突然看到前方一障碍物,于是立即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则汽车刹车后前3s内的位移为( )
A.15m
B.105m
C.20m
D.45m
参考答案:设汽车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t.汽车的初速度为v0=72km/h=20m/s,加速度为a=-10m/s2.
则由v=v0+at得
? t=v-v0a=0-20-10s=2s
说明刹车2s后汽车停止运动,其位移不变,则汽车刹车后前3s内的位移等于汽车刹车后前2s内的位移,则得
汽车刹车后前3s内的位移为x=v02t=202×2m=20m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5.12" cm、 s2="5.74" cm、s3=6.41cm、s4="7.05" cm、s5="7.68" cm、s6="8.33" cm、则打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0.80,0.64
本题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
,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
可得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赛车从静止启动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一段时间后立即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a2表示正数),直至速度变为0,全过程的总时间为t,求:
(1)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
(2)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
(3)全过程的总位移大小.
参考答案:(1)赛车从静止启动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两段过程的速度改变量相等,即:
vm=a1t1=a2t2
得:t1:t2=a2:a1
(2)赛车从静止开始加速,x1=vm2t1,赛车减速的过程:x2=vm2t2,
得:x1:x2=t1:t2=a2:a1
(3)赛车的总位移:x=vm2t1+vm2t2=vm2t
t=t1+t2=vma1+vma2=vm(a1+a2)a1a2
联立以上两式,得:x=a1a2t22(a1+a2)
答:(1)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t1:t2=a2:a1
(2)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x1:x2=a2:a1
(3)全过程的总位移大小a1a2t22(a1+a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After dinner sit a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mile. 午餐后稍坐片刻,晚餐后步行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