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功》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05:44:08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2=R1+r时,R2获得最大功率 B.当R1=R2+r时,R1获得最大功率 C.当R2=0时,R1上获得最大功率 D.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粗糙的斜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度的释放带有恒定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沿斜面运动到 N点静止.则从M到 N的过程中
 A.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减小 B.小物块的电势能可能增加 C.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N点的电势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根据库仑定律:F库=k 知F库减小,故A对;由于电荷Q电性未知,故无法判定M? N两点的电势高低,故D错;虽然电荷Q和小物块的电性都未知,但由题意可判断两者之间必为斥力,故小物块的电势能必然减小(因为电场力对其做正功),故B错;由动能定理有WG+W电+Wf=0,且WG>0,W电>0,故W电<Wf,即C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a)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D、P1、P2,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有
 [? ] A.P1=4PD B.PD=P/4 C.PD=P2 D.P1<4P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为了缓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的矛盾,我国一些地区使用了“分时电(能)表”.下表是采用分时计费前、后电费价目表:
| 原电表计费方法 | 分时电表计费方法
| 时间范围 | 全天 高峰期 低谷期 6:00~22:00 22:00~次日6:00 单价(元/度) 0.48 0.50 0.30
| 小明家每天要用电水壶将质量为3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已知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这些水被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使用分时电表后,小明家把烧水时间安排在低谷期,若不计热量损失,仅此一项,一个月(以30天计)比原来节省多少元电费?
参考答案:(1)∵c=4.2×103J/(kg﹒℃),m=3kg,t0=20℃,t=100℃, ∴水被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t0)=4.2×103J/(kg.℃)×3kg×(100℃-20℃)=1.008×106J. (2)若不计热量损失,消耗的电能为:W=Q吸=1.008×106J=0.28kW?h, 则一个月节约的电费为:0.28kW?h×(0.48-0.30)元/kW?h×30=1.512元. 答:(1)这些水被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为1.008×106J. (2)一个月(以 30 天计)比原来节省的电费为1.512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又落回原处,空气阻力为定值.上升的过程称为I,下降的过程称为I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B.两个过程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 C.物体在两个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是相同的 D.两个过程物体的位移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A、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升阻力向下,上升加速度大于下降的加速度,由于位移大小相等,因此上升时间小于下降时间,故A错误; B、上升过程重力做负功,下降过程重力做正功,大小相等,但是一负一正,故B错误; C、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除了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在本题中即为阻力做功大小,由于阻力大小不变,上升和下降过程位移大小相等,因此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阻力所做负功大小是相同的,即物体在两个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是相同的,故C正确; D、位移为矢量,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方向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