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是简谐波
B.都能传输能量
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都具有恒定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简谐波是最简单的机械波,电磁波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各种调制附加各种信息后不一定是简谐波,选项A错。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都能够传递能量,选项B对。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机械波不能再真空中传播选项C错。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不同。选项D错。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当绳上的质点P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右方0.6m处的质点Q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得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 ]
A.8m/s,向右传播
B.8m/s,向左传播
C.24m/s,向右传播
D.24m/s,向左传播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6分)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简谐波的图像,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
B.在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在该时刻质点A、C的加速度为零
D.在该时刻质点D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
E.图中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且振动周期相同
(2)(5分)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们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枝上以O点为悬点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所示。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电子手表进行了测量。同学们首先测出摆长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石块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系石块的树枝始终静止),用电子手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②若振动周期测量正确,但由于难以确定石块重心,只是测出悬点O到石块上方的节点A的距离,并就把OA距离当做摆长,这样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9分)两束平行的、同频率的红色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始终不改变传播方向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
,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 玻璃材料对该红光的折射率;
② 光从A点到达P点的时间。
参考答案:(1)ADE?(6分)(2)
?(3分)偏小? (2分)(3) ?①
?②
本题解析:(1)波传播时,各质点振动的周期、振幅与振源的相同,所不同的是振动有先后;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在位移最大处,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根据“同侧法”,则容易判断质点B、E的速度方向相反,质点D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故ADE正确。
(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很容易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值,由于摆长的测量值偏小,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3)①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可知O点为圆心?(1分)
另一条光线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入射角设为
,折射角设为
则题中条件,得
?(1分)
因
,由几何关系知
,则折射角
?(2分)
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
?(1分)
②光从A到B的时间为
?(1分)
且
?(1分)
光从B到P的时间为
?(1分)
解得光从A到P的时间
?(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 (a)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 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如图 (b)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的时刻,P点刚开始振动,则( )

A.P′、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O质点已经通过25 cm路程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波速1m/s
D.若O质点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依题,向左、向右传播的两列波关于y轴左右对称,步调总是相同.A错误;振动从O点传到Q′时,O点已经振动了半个周期,Q′起振方向向上,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质点O第三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共运动了1
周期,通过的路程为S=5A=25cm.B正确.t=1s时刻,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P点刚开始振动,即波传播了1m,故波速为:v=
=1m/s,C正确;波速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故O质点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不变,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的质点P连续出现两次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 s,则( ).

A.这列波的波长为5 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0 m/s
C.当t=0.7 s时,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
D.质点Q到达波峰时,质点P恰好到达波谷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从波形图像可知此波的波长是4 m,根据题意可知周期为0.4 s,则波速为10 m/s;t=0时刻平衡位置在x=2 m处的质点正处于波峰,因此,使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经过的时间,即为波峰从x=2 m处推进到x=9 m处所需的时间为Δt=
s=0.7 s;P、Q两质点相距8 m,即两个波长,当两者均已振动时,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的(包括大小和方向).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B和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