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关于气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对器壁产生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B.气体对器壁产生的压强等于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C.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从宏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大小跟气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参考答案:气体压强的产生机理是:由于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的持续的碰撞器壁而对器壁产生了持续的压力,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就是气体对器壁产生的压.由此可知,从微观的角度看,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越多,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越大,即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从宏观的角度看,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体积越小,单位时间内的气体分子数越多,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越频繁,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越大,否则压强就越小.综上所述,选项ABCD正确.
故选A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一压力锅,锅盖上的排气孔截面积约为7.0×10-6 m2,限压阀重为0.7 N。使用该压力锅煮水消毒,根据下列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压力锅内的最高水温约为(大气压强为1.01×105 Pa)


[? ]
A.100℃
B.112℃
C.122℃
D.12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

①温度为600K时气体的压强;
②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K升高到600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①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P1V1T1=P2V2T2;
代入数据1×105×2.5400=P2×3600
解得P2=1.25×105?Pa;?
温度为600K时的气体压强为1.25×105 Pa;
②图V-T图可知,400K-500K气体容积不变,气体做等容变化,故在P-T图中图象应延伸到500K处,此时压强为1.25×105 Pa;
从500K-600K,气体做等压变化,压强P2=1.25×105 Pa;故从500K至600K为水平直线,故图象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将一端封闭的U形管A如右图所示,插入水银槽内,U形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A和B两部分气体隔离开,各部分长度如图,已知大气压强P0 = 75cmHg,气温均为270 C,若仅对A气体加热,使A与B上部水银面相平,需使A气体温度升高多少度?
参考答案:温度会升高150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下端用橡皮管连接的两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右管开口,左管内被封闭气柱长20cm,水银面比右管低15cm,大气压强为?75cmHg.现保持左管不动,为了使两管内水银面一样高,则
(1)右管应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2)两边液面相平时,气柱长度为多少?
(3)右管管口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1)两管内水银面一样高,左管中空气的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知,气体的体积要增大,右管必须向下移动.
(2)左管中气体,初态:p1=75+15=90cmHg,V1=20S?
? 末态:p2=75 cmHg V2=L2S
由P1V1=p1V2得
90×20S=75×L2S
解得 L2=24cm
(3)设右管管口向下移动距离为x,
则x-152=4
解得 x=23cm
答:
(1)右管应向下移动.
(2)两边液面相平时,气柱长度为24cm.
(3)右管管口移动的距离是23c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Beware of the fury of a patient man. 要小心脾气好的人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