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大小和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1)由h=12gt2
得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
A.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t=v0+at和位移公式
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差和位移之差的表达式,然后进行讨论即可.
解答:设a、b两个物体的初速度分别为v1、v2,加速度为a,由于a、t相同,则由vt=v0+at得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为:△v=v1-v2=v10-v20=△v0,所以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
由公式
可得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为:△s=(v10-v20)t=△v0t,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做这类题目不能单凭感觉,要根据具体运动学公式进行推导,因此对运动学公式要熟练掌握,并能进行有关数学推导.
本题难度:困难
3、简答题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28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紧急情况,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3.0×103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为2.4×104N,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参考答案:(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F阻=ma
得a=F阻m=2.4×1043.0×103m/s2=8m/s2?
(2)由v=v0-at得
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t=v-v0-a=0-28-8s=3.5s
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 x=v2t=282×3.5m=49m?
答: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为3.5s;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49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1m,B、C间的距离为2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物体通过A点和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______,O、A间的距离为______m.
参考答案:设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相等时间为T,vB=xAC2T=32T
△x=aT2=1,vA=vB-aT=vB-1T=12T
所以物体通过A点和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1:3.
设OA段的位移为x,则有vA2=2ax,而vB2-vA2=2a×1,又vB=3vA,综合三个式子得,x=18m.
故本题答案为:1:3,1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B.奥斯特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应根据富兰克林、奥斯特、库仑、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解答.
解答:A、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研究了放电现象,发明了避雷针.故A正确.
B、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故B错误.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C正确.
D、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一些电学上的物理学史,属于常识性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