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重物在20m高处下落,从这时刻算起,重物落到地面的时间为(g=10m/s2)( )
A.2
s
B.s
C.2s
D.3s
参考答案:重物在2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h=12gt2
解得:
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力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B.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较重物体下落的较快,伽利略指出“如果排除空气阻力,那么,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
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不仅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而且它可以进一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分析:对于物理中的重要规律、原理,要明确其提出者,了解所涉及伟大科学家的重要成就.
解答:A、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故A正确
B、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较重物体下落的较快,伽利略指出“如果排除空气阻力,那么,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故B正确
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对于物理学史部分的学习,主要是靠平时的记忆与积累,同时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培训科学素质和学习兴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电路中,可以用几个合适的小电阻串联来代替一个大电阻,这利用了等效法
C.在研究带电体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把带电体当做点电荷,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D.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是微元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微元法则是将某个过程、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微小部分来研究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则D错,选 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
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
C.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
D.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故A错误;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故B错误;理想电压表认为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理想电流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故C错误;理想变压器忽略铁芯的磁损和线圈中的铜损,认为没有能量损失.故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0做平抛运动,乙以水平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无论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
B.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
C.若只有甲、丙两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
D.若只有甲、乙两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一定落在相遇点的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