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A.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小为____;地球的质量为__.
B.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A以速度v碰撞质量为2m/3的静止滑块B,碰撞后AB的速度方向相同,它们的总动量为___;如果滑块B获得的初速为v0,碰撞后滑块A的速度为__.
参考答案:A.? 14πR / T;? 1372π2R3/ GT2
B.? mv;? v – 2v0/3
本题解析: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所以同步卫星离的轨道半径为7R.根据线速度定义得:v=
=
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m(R+6R)(
)2
M=
故答案为:
,
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碰撞后总动量不变,即P=mv,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列? mv=
v0+mv/?解得? v′=
故答案分别为:mv,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 ]
A.(
)
B.(
)
C.(
)
D.(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2分)高空遥感探测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为2R处绕地球转动。人造卫星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v;
(2)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
(3)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n。
参考答案:(1)
?(2)
?(3)
本题解析: (1)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
=mg
?(2分)

?(3分)
(2)周期:
?(3分)
(3)
?(3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的(?)
A.1/4
B.1/2
C.2.0倍
D.4.0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设该行星的质量为m,则
,根据黄金替代公式
可得:
,故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的2倍,C正确,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者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多选题)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是高中阶段观察或操作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1)(2)B、(2)(3)C、(3)(4)D、(1)(4)

参考答案:(1)采用微小变量放大法,即该实验通过平面镜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而法线转过θ角,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θ,而光斑走过的位移为2rθ,故该实验观察测量结果采用的是微小变量放大法.
(2)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先假定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而在本实验中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而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探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与小车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故本实验的操作过程采用的为控制变量法.
(3)本实验是探究在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保持不变时,气体的体积V和压强P之间的关系,故应为控制变量法.
(4)用力向下压,使桌面产生微小形变,使平面镜M逆时针方向微小旋转,若使法线转过θ角,则M反射的光线旋转的角度为2θ,N反射的光线就就旋转了4θ,那么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斑走过的距离就更大,故该实验观察测量结果采用的是微小变量放大法.
故(1)和(4)采用的是微小变量放大法.而(2)和(3)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B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