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15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足够长)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试求:

(1)物体沿斜面上行时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3)1s内拉力F的平均功率.
参考答案:(1)
?,
?(2)
?(3)
本题解析:(1)由v-t图像,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大小为:

1~2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大小为:

(2)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3)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
1s内拉力F的平均功率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3(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分析,将其与表达式x=5t+t2的各项系数一一对应起来可得
,根据公式
可得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D正确了;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
,A错误,物体在前两秒内的位移是
,所以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B错,由公式
可知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2m,C错;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灵活应用,对此类型题只需利用公式中的字母与给出的实际公式进行比对,让物理量对号入座即可求得初速度、加速度、位移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光滑斜面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
A.物体运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L/t
B.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L/t
C.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2L/t
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时间是
t/2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
,选项A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t/2时的瞬时速度是
,选项C错。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所以末速度
。斜面中点即位移中点
选项B对。初速度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为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时间是
选项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前5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火车的加速度a=4m/s2.
(1)由速度公式vt=v0+at得
? vt=v0+at=(2+4×3)m/s=14?m/s?
(2)前4内火车的位移s=v0t+12at2
在前4s的平均速度.v=st
得到.v?=v0+12at=(2+12×4×4)m/s=10?m/s?
(3)火车前5s?内的位移s′=v0t′+12at′2=(2×5+12×4×52)m=60m?
答:
(1)火车在3s末的速度14?m/s;
(2)在前4s的平均速度是10?m/s;
(3)前5s内的位移是60m.
本题解析:
来源:91考试 网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A、B两小车相距7m时,A车以速度vA=4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滑行由于摩擦的原因,此时以速度vB=10m/s、加速度a=2m/s2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现在B车在前,A车在后,若从此时开始计时,A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B车?
参考答案:从计时开始,A车的位移xA=vAt.
? B车的位移xB=vBt+12at2.
根据xA=xB+7m,代入数据得,t=7s.
汽车滑行到停下所需的时间t0=0-vBa=5s<7s.
知汽车停下后,B车仍在运动.
B车的位移为xB=0-vB22a=-100-4m=25m.
根据xA=xB+7m,xA=vAt
t=8s
故A车经过8s追上B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