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写出两处即可):
①______
②______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下图是他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为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参考答案:(1)①打点计时器应该用交变电流(图中为直流电源)
②小车离定滑轮太近(离打点计器较远),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这样便于小车运动一段过程,从而能准确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减小误差.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C=xBDtBD=(2.01+2.61)cm2×0.1s=0.231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xt2=xBC-xABt2=0.6m/s2.
故答案为:(1)①打点计时器应该用交变电流(图中为直流电源)②小车离定滑轮太近(离打点计器较远),
(2)0.231,0.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都七中学生作息时间表上写的“6:30起床”,“6:30”指的是时间
B.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υ1=10m/s、υ2=-20m/s,则甲物体运动得比乙物体慢
C.日常生活中说的“一眨眼功夫”是指时刻
D.任何情况下,地面都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参考答案:A、成都七中学生作息时间表上写的“6:30起床”,“6:30”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υ1=10m/s、υ2=-20m/s,则甲物体运动得比乙物体慢,而负号表示方向,故B正确;
C、日常生活中说的“一眨眼功夫”是指时间间隔,故C错误;
D、通常选地面作为参考系,但在任何情况下,地面不都是最理想的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04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1:0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8点整指的是时间
B.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指的是时刻
C.一段时间内,质点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A、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北京时间8点整”对应的就是一点,故为时刻,故A错误.
B、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上午7:50”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故是时刻,故B正确.
C、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xt可知时间t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路程是标量,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除了单向直线运动外物体位移的大小小于物体路程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如图所示频闪光源每秒闪烁30次,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s,如果A到B的距离是4cm,则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2/15,0.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