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若一个空的教室地面面积为15 m2,高3 m,该房间空气温度为27℃.(已知大气压P=l×105Pa)
①则该房间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占的体积V=?
②设想该房间的空气从27℃等压降温到0℃,由W=p0△V计算外界对这些空气做的功为多少?若同时这些空气放出热量5×105J,求这些空气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①41 m3.②内能减少了1×105 J.
本题解析:
①该房间的体积V1=15×3 m3=45 m3,T1=27+273=300 K,标准状况下T=273 K,
由
,
解出V=41 m3.
②外界对这些空气做功
W=p0ΔV=P0(V1-V)=4×105 J,
热量Q=-5×105 J,由ΔU=Q+W,故ΔU=4×105 J-5×105 J=-1×105 J,
ΔU为负,表示内能减少了1×105 J.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理想热机可以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任何机械都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参考答案:A、热力学温度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
B、热量是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的,故B错误;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固定放置的绝热气缸,由截面积不同的两圆筒连接而成,绝热活塞
、
用一刚性细杆连接,它们只能在各自的筒内无摩擦地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
、
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用力
拉活塞
,使它们向左缓慢移动.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减小
B.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C.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
D.气体的压强减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现用力
拉活塞
,使它们向左缓慢移动,使得总体积不断增加,所以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C对。活塞向左移动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会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因绝热无热传递,由ΔU=W+Q知,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但不是每个气体分子动能都减小,总分子数不变,因体积增大,则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由决定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可知,压强减小,因此C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热力学定律判断气体的能变化,以及气体压强等因素,考虑的过程通常是判断温度的变化,在判断压强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没有作用力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可能不变
D.盛有气体的容器做匀减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随之减小
参考答案:解;A、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产生的.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有作用力,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大,故B正确.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根据气体方程PVT=C,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变大.故C错误.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所以盛有气体的容器做匀减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能源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四个活动方案,哪些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
A.发明一种制冷设备,使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下
B.汽车尾气中各类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后严重污染了空气,想办法使它们自发地分离,
既清洁了空气,又变废为宝
C.某国际科研小组正在研制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灯泡的灯丝和闭合电路。利用电磁感应激起电流后,由于电路电阻为零从而使灯泡一直发光
D.由于太阳的照射,海洋表面的温度可达30℃左右,而海洋深处的温度要低得多,在水600~1000m的地方,水温约为4℃。据此,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抗腐蚀的热交换器,利用海水温差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