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及其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1)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未记录细线的方向
(2)应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3)应把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
C.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D.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一直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第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第二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对本实验的要求及减小实验误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第二次拉橡皮条时要使细绳沿第一次实验所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方向上
C、标记拉力方向时,要铅笔紧靠细绳沿绳移动铅笔画出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E、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调到零点,拉橡皮条时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要一致.
参考答案:A、两次拉伸橡皮条要将橡皮条拉伸到同一结点.故A错误.
B、第二次拉橡皮条仍然要将橡皮条拉到与第一次相同的结点,且与橡皮条的方向共线.故B错误.
C、标记方向上时在细绳的方向上标两个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能沿绳子画方向.故C错误.
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正确.
E、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调到零点,拉橡皮条时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要一致.故E正确.
故选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
B.“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C.第谷和开普勒通过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数据分析完善了“地心说”
D.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托米勒,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AB错误,开普勒发现了天体运动三定律,比地心说更进步,C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高中物理牵涉的人物比较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多积累,多记忆,多区分,不能张冠李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