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8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 =50Hz(打点时间间隔T="0.02" s),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mm、xB=126.5mm、xD="624.5mm" 。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 m/s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用xA、xB、xD和T 表示)
参考答案:①0.1s?②2.5m/s?③
本题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T="0.02" s,而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
②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③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
均匀增大,即
,所以有:
,
,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
得:
,
所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下图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控制变量法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太过)
本题解析:因为
,三个变量,要想确定其中两个的关系必须保证第三个量不变,这叫控制变量法。此实验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看纵截据的意义可知拉力为零时,小车具有的加速度不为零,这是因为斜面倾角过大,使重力分力大于了最大静摩擦力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对于以下问题应如何处理:
(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需要在______(填“左”或“右”)侧垫高木板;

(2)对倾斜角度的要求是,小车无橡皮筋拉时恰能在滑板上? __? __;
(3)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可能是_ 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连线处
参考答案:(1)左;(2)匀速直线运动_;(3)A
本题解析:(1)需要在接电源那一端垫高木板,
(2)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于实际做实验时,橡皮条的原长比两个铁钉间距要大,故当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小车还没有到达两个铁钉的连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实验的过程,最好亲自动手操作,用橡皮条还有一种实验方案,一定要根据实验方法确定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1·山东高考·T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
≠0,b所受摩擦力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A
大小不变? B?
方向改变
C
仍然为零? D?
方向向右
参考答案:选A、D。
本题解析: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簧对物体施加的是拉力。先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在轻绳未剪断时,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向左的弹簧的拉力和向右的绳的拉力,在突然剪断细绳时,弹簧的拉力还没有发生变化,即弹簧的长度没有变化,但物体b具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要受到一个与弹簧拉力方向相反的摩擦力,故选项C错误,D正确。对物体a受力分析,在剪断细绳前后,物体a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受到的弹簧拉力和细绳拉力没有发生变化,故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A正确,B错误。
本题考查对弹簧和轻绳上弹力的分析,轻绳的弹力可以在瞬间突变,而弹簧的弹力发生变化需要一段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某一千分尺的两个小砧合拢时,套筒上可动刻度的零刻线与固定刻度的零刻线不重合,但相差不大,该千分尺存在零误差,用这个千分尺去测量长度时,实际长度就是读数与这个零误差的代数和.零误差为?mm,若用这个千分尺测某滚球珠直径时的显示如图乙所示,则滚珠的实际直径为d0 = ?mm.
参考答案:-0.010;2.630
本题解析:由图甲可得,该千分尺的零误差为,-0.010mm;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
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则乙图读数为:
2.5mm+12.0×0.01mm-(-0.010mm)=2.630mm
点评:螺旋测微器的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0.01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0.01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