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0>
,小球b一定能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
B.若V0<,小球b一定能在下落过程中与a球相遇
C.若V0>,小球b和a可能不会在空中相遇 D.若V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
参考答案:设经过时间t甲乙在空中相碰,甲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h=12gt2 乙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h2=v0t-12gt2 由几何关系 H=h1+h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t=Hv0 而b小球上升的时间t2=v0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频闪照相的照片损坏,开始落下的部分被撕去。在损坏的照片上选相邻的三点a、b、c(g=10m/s2)ab间距10mm,bc间距14mm,频闪照相每幅相片的时间间隔??s(忽略爆光时间)b点的速度为??m/s,a点以上还应有几幅相片??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连续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为一常量,即 ,计算得T=0.02s,某点的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 , ,得 , ,b点上还有3幅照片,则a点以上还有2幅照片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 ] A.1:3 B.1:5 C.1:8 D.1:9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甲物体从阳台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物体在落地前最后2秒内的位移是80m。(g=10m/s2) 求:(1)甲释放时离地面的高度 (2)落地前最后1s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1)125m(2)45 m/s
本题解析:设阳台高度为H,最后2s位移为h,下落到O点用时间是t1,从O点到落地用时为t2,在O点时速度为v,则
 (1)由 得 2分 又 , , 2分 则 2分 (2)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即4.5秒末的瞬时速度 所以: 3分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一些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汤姆孙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A、卢瑟福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故A正确 B、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故B错误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故C正确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