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屋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当第一滴水落地时,第6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5、6滴水的距离约为1m,则屋檐高度约为:(?)
A.25m;
B.4m;
C.5m;
D.6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点: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推论:水滴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等于1:3:5…,运用比例法求解房檐的高度.
解答: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从上到下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由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到
x1:x2:x3:x4=1:3:5:7:9
由题x1=1m,得到x2=3m,x3=5m,x4=7m.x5=9m
所以房檐的高度h=x1+x2+x3+x4+x5=25m.
故选A
点评:本题是选择题,不要解题过程,可以运用比例法求解,简单方便快捷,如是计算题要进行推导.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有许多重要和有名的物理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船相距14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中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s听到了声音,由此测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C.法国物理学家泊松反对光的波动说,他应用波动理论计算出,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圆盘时,在盘后的阴影处会出现一个亮斑,泊松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但后来的实验表明,亮斑确实存在.这就是泊松亮斑的由来
D.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制作了一套仪器,试图用它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结果他成功了,赫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捉到了电磁波,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
参考答案:ABCD
本题解析:分析: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船相距14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中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s听到了声音,由此测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法国物理学家泊松反对光的波动说,他应用波动理论计算出,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圆盘时,在盘后的阴影处会出现一个亮斑,泊松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但后来的实验表明,亮斑确实存在.这就是泊松亮斑的由来.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制作了一套仪器,试图用它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结果他成功了,赫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捉到了电磁波,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
解答:A、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船相距14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中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s听到了声音,由于光速很快,可以认为看到光的时间和敲钟的时间是相同的.光的速度:C=3×108m/s,光传播的时间:t1=
=
s=4.67×10-5s,声音传播时间为t2=10秒-t1=9.9999533s,所以声音的速度是v=
=1384.8m/s.故A正确.
? B、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正确.
? C、泊松亮斑是由法国物理学家泊松应用波动理论计算出,是用来反对光的波动说,后来的实验表明,亮斑确实存在.符合史实.故C正确.
? D、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捉到了电磁波,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符合史实.故D正确.
故选ABC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比较简单.对光学物理史上重要实验的背景、意义、实验结论等等要了解,对学习波动学说的发展历史大有好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趣味跳水活动中,一名表演者从距水面20m的跳台上水平跳出,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下落到水面的时间是( )
A.2s
B.10s
C.20s
D.40s
参考答案:人做的就是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h=12gt2 可得,运动的时间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三楼的阳台上,一人伸出阳台的手上拿着一只小球,小球下面由细线挂着另一个小球.放手,让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又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做同样的实验,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则( )
A.t<t′
B.t=t′
C.t>t′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设细线的长度为L,第一个小球着地后,另一个小球运动的位移为L,在L内运行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第一个球着地的速度为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
高度越高,落地的速度越大,知高度越高,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越大,根据L=v0t+12gt2,初速度越大,时间越短.所以t>t′.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奥斯特
D.居里夫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是解答类似问题的关键.
解答: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但是学生容易出错,平时要注意记忆,明确各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不可张冠李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