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已知地球表面积为S,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大气压强为p0,写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的表达式.若S=5.1×1014 m2,M=2.9×10-2 kg/mol,NA=6.0×1023 mol-1,p0=1.0×105 Pa,则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约为多少个?(取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N=
? 1.1×1044个
本题解析: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由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得:
mg=p0S,
N=
NA
所以,分子数N=
代入数值得:
N=
=1.1×1044(个).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能量转化有下列说法:
①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②燃气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③电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④空调把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11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2006年的3月26日至28日,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
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 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10-6 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 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10-7 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1/50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10-8 m,求1.0 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可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9×105个
本题解析:出沙尘暴天气时,1 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
V=
=
?m3=2.9×10-9 m3
那么1 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
V′=
=5.8×10-11 m3
又因为每一个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
V0=
πd3≈6.54×10-23 m3
所以1 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N=
≈8.9×1011个
所以1.0 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为
N′=N×1.0×10-6=8.9×105个≈9×105个.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雨滴从5m高的屋檐自由落下,落在地上,假定损失的机械能都转变为内能,其中一半被雨滴吸收,则雨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c=4.2×103J/( kg·℃),g取10m/s2]。
参考答案:6.0×10-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可以在气?液?固体中发生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C.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吸热,物体内能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