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当l=0.96m,内有一段长h1=0.20m的水银柱。当温度为t1=27℃,开口端竖直向上时,封闭空气柱h2=0.60m。问温度至少升到多高时,水银柱才能从管中全部溢出?(外界大气压相当于l0=0.76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参考答案:385.2K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错解:以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其初态:p1=(l0+h1),V1=h2S下;末态是水银刚好完全溢出时的状态:p2=l0,V2=lS
根据气态方程:
解得:
带入数据得
?
上述解答中有一个错误,就是存在“潜在假设”。即认为:水银柱在外溢过程中,气体体积越大,对应温度越高,当气体充满整个玻璃管(即水银全部溢出)时,所对应的温度是最高的。事实是:
根据气态方程
,
由此可见,PV的乘积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在水银末溢出前,p不变,V越大,T越大。在水银溢出的过程中,p减小,V增大,p·V的乘积并非一直增大。所以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应找出在什么条件下,pV的乘积最大,由此确定相应的温度。
【正解】由气态方程
,可知,PV乘积越大,对应的温度T越高,假设管中还有长为X的水银柱尚未溢出时,pV值最大,即(l0+x)(l-x)S的值最大,这是一个数学求极值问题。因为(l0+x)+(l-x)=(l0+l)与x的大小无关,所以由数学知识可知:两数之和为一常数,则当这两数相等时,其乘积最大。
所以:l0+x=l-x
解得:
即管内水银柱由0.20m溢出到还剩下0.10m的过程中,p·V的乘积越来越大,这一过程必须是升温的。此后,温度不必再升高(但要继续给气体加热),水银柱也将继续外溢,直至完全溢出。由气态方程:

有:
代入数据得:T2=385.2K。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当温度降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和压强均不变
B.密度增大、压强不变
C.密度不变、压强减小
D.密度和压强都减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
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可以不变
参考答案:A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可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要看压强的变化还要看气体的密集程度的变化,所以压强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故A错误,B正确.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可知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要看气体的变化还要看分子的平均动能(或温度),所以压强压强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左端封闭的U形管中,空气柱将水银分为A、B两部分,空气柱的温度t=87°C,长度L=12.5cm,水银柱A的长度h1=25cm,水银柱B两边液面的高度差h2=45cm,大气压强p0=75cmHg,
(1)当空气柱的温度为多少时,水银柱A对U形管的顶部没有压力;
(2)空气柱保持(1)中温度不变,在右管中注入多长的水银柱,可以使形管内水银柱B两边液面相平.
参考答案:(1)封闭气体初态:p1=(75-45)cmHg=30cmHg? V1=12.5sT1=273+87K=360K
A对顶部无压力时p2=25cmHg?h2′=(75-25)cm=50cm L2=L-h2′-h22=10cm(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1V1T1=P2V2T2即
T2=P2V2T1P1V1=25×10S×36030×12.5SK=240K
(2)封闭气体等温变化,有玻意耳定律得:P2L2=P0L3
解得:L3=P2L2P0=25×1075cm=103cm
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L=h2′+2(L2-L3)=50+2×(10-103)cm=63.3cm
答:(1)当空气柱的温度为240K时,水银柱A对U形管的顶部没有压力;
(2)空气柱保持(1)中温度不变,在右管中注入63.3cm的水银柱,可以使形管内水银柱B两边液面相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
B.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
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