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电场,由A运动到B(轨迹为图中AB实曲线所示).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用aA、aB、vA、vB表示,则(不计粒子重力)( )

A.aA>aB B.aA<aB
C.vA>vB D.vA<vB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B、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可知,B点电场强度大于A点电场强度,所以电荷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A错误B正确
CD、由于电荷带负电,所以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线方向相反,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夹角为钝角,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粒子在B点的速度小于在A点的速度,即
;C正确D错误
故选BC
考点:电场线
点评: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电场的强弱,根据电场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判断功的正负。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
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示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本题产生错误的原因有三:一是不能够通过题意获得正确的信息;二是看不懂图像的物理意义,其实就是不会读图;三是对做功和势能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清楚。
【正解】从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开始到r = r2位置,势能恒定为零,在r = r2到r = r1过程中,恒定引力做正功,势能逐渐均匀减小,即势能为负值且越来越小,此部分图像为A、B选项中所示;r< r1之后势能不变,恒定为-U0,由引力做功等于势能将少量,故U0=F0(r2-r1)。
【点评】电势能是高中物理中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解时可以类比重力势能,在分析电势能的变化时,通过电场力做功去分析,比较简单直观,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反之电势能增加。分析时还应该注意零势能面的选择,它会影响到电势能的大小、正负,充分理解电势能的相对性。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势以及电荷量都有正负之分,要正确理解正负号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杆ab附近,在ab连线的延长线上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B.b端的电势比d点的高
C.a端的电势与b端的电势相等
D.感应电荷在杆内c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b指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