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12分)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4m/s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5s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t=1.5s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求:
(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
(2)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第3 s末的速度是3.6 m/s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A对;设加速度为a得到
,解得a=1.2m/s2,B对;前3 s内的位移是
,C错;第3 s末的速度是
,D对。
点评:学生能熟练运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解相关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若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在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其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参考答案:5 m/s , 4.8m/s
本题解析: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设总时间是t;则总位移为:
;故平均速度为:
;
若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在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设总位移为x;则总时间为:
;则平均速度为: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从静止开始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力作用而开始运动,求:(1)物体开始运动时候的加速度;(2)力F作用t时间后撤去,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时的总位移大小.
参考答案:
(1)物体开始运动时,受拉力和摩擦力,加速度为:a1=F-μmgm=Fm-μg
(2)力F作用t时间后撤去,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at=(Fm-μg)t
(3)物体加速阶段的位移为:s1=12at2=(F-μmg)2mt2
减速阶段的加速度:a2=μg
减速末速度为零,故位移为:s2=v2a2═(F-μmg)2t2μm2g
总位移为:s1+s2=(F-μmg)Ft22μm2g
答:
(1)物体开始运动时候的加速度Fm-μg
(2)力F作用t时间后撤去,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Fm-μg)t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时的总位移大小(F-μmg)Ft22μm2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现在沿杆方向给小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小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l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环的质量是lkg
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
C.前如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25W
D.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J
参考答案:A、B、从速度时间图象得到环先匀加速上升,然后匀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加速阶段 F1-mgsinθ=ma
匀速阶段 F2-mgsinθ=0
解得:
m=1kg
sinθ=0.45
故A正确,B错误;
C、第一秒内,速度不断变大,拉力的瞬时功率也不断变大,第1秒末,P=Fv=5×0.5=2.5W
第一秒末到第三秒末,P=Fv=4.5×0.5=2.25W
即拉力的最大功率为2.5W,故C错误;
D、从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得到,前1s的位移为0.25m,2到3s位移为1m;
前3s拉力做的功为:W=5×0.25+4.5×1=5.75J
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每天一只苹果,无需医生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