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则AC?间距离是多少?(取g=10m/s2)
参考答案: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C2-VB2=2gHBC
而vB=34vC
解得:v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一物体从某行星上的一悬崖上从静止开始下落,1s后,从起点落下4m.该行星上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m/s2.若该物体再下落4s,它将在起点下面______m处.
参考答案:(1)下落后,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12at2代入数据得:
4=12a×1,解得:a=8m/s2
(2)再下落4s,运动的总时间为5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12at2代入数据得:
x=12×8×52=100m
故答案为:8m/s2;10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研究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伽利略
D.牛顿
参考答案: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笛卡尔重要贡献是建立笛卡尔坐标系,牛顿主要提出牛顿三定律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研究并得出正确结论,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B.法拉第采用了电场线的方法来描述电场
C.密立根用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D.纽曼和韦伯先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设,A选项错误;法拉第首先采用了电场线的方法来描述电场,B选项正确;密立根用实验方法测定了电子的电量,称为电子之父,故C选项正确;纽曼和韦伯先后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的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做出推测:“下落物体运动的快慢应与物体的轻重无关”,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说法。这位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B.胡克
C.爱因斯坦
D.牛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