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建筑土地上,工人常用塔吊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建筑材料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5s的平均速度为0.5m/s
B.整个运动过程上升的高度为28m
C.前10s和最后6s的速度方向相反
D.前10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v-t图象可知道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性质,也可求出对应的加速度,从而能求出前5s的位移和平均速度.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30~36s材料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是向下的.前10s钢索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材料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
解答:A、根据v-t图象可知:0-10s内材料的加速度a=0.1m/s2,0-5s位移x=
at2=1.25m,所以前5s的平均速度是0.25m/s,故A错误;
B、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h=
(20+36)×1m=28m,故B正确;
C、前10s和最后6s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方向相同,故C错误;
D、前10s钢索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是向上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材料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10-30s匀速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等于重力,30-36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小于重力,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该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运动学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等知识点.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对物体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再正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个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一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s,若△t未知,则可求出
A.第一个△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
C.物体的加速度
D.n△t时间的位移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当知道时间的情况下可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而时间不知,所以可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可求出第N个时间内的位移及N个时间内的位移.
解答:A、由于时间不知,所以不能求出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A错误;
B、虽然时间不知,但可根据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求出第N个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所以B正确;
C、根据位移与时间公式,结合时间可求出加速度,但由于时间不知,所以无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所以C错误;
D、虽然时间不知,但可根据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求出第N个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及N个时间内的位移.所以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在不知时间这物理量时,巧用在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的关系来确定,第N个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及N个时间内的位移.
本题难度:困难
3、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处开始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为T=0.01s,振幅为2cm,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4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1.7m。
(1)求此波的频率和波长。
(2)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P、Q两点的振动图象。(至少画一个周期)

参考答案:解:(1)频率f=1/T=100 Hz
波长λ=vT=0.4 m
(2)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
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N,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s内振子做了2次全振动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