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不分先后,选项A错误.任何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大小相等,选项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以存在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选项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辆车的顶部用轻线悬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车在水平方向运动时,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由此可求得
A.车的运动方向
B.车的速度大小
C.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D.小球对轻线的拉力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加速度方向,在由受力分析,可以求得大小,以及线的拉力.但是本题无法判定车的运动方向,因为处于图中状态的小球,对应的运动有相反方向的两种,有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
解答:
解:
受力分析如图:
由图可知,其合力应水平向右,故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右,但车有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故无法判定车的运动方向,也无法判定车速大小,故A错误,B错误
由图可知球所受合力为:
,故可以求的加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轻线拉力为:
,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易错点在车的方向的 判定上,因为处于图中状态的小球,对应的运动有相反方向的两种,有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故这种应特别留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θ<90°)推力F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作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保持F的方向不变,而使F增大到原来的2倍,此后
A.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的值大于2a
D.加速度的值介于a和2a之间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加速度的表达式后分析讨论.
解答:
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Fcosθ-f=ma
竖直方向:Fsinθ+mg-N=0
其中:f=μN

若F变为2倍,加速度大于两倍,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关键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加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讨论,常规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个轮子的半径均为R,两轮的轮轴O1O2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相距为d,两轮均以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将一长木板置于两轮上,当木板的重心位于右轮正上方时,木板从静止开始滑动,木板与两轮间动摩擦因素为μ,若木板的长度L>2d,则木板的重心由右轮正上方移到左轮正上方所需的时间可能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木板可能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木板的重心由右轮正上方移到左轮正上方时,速度可能达到轮子的线速度,也可能未达到轮子的线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
①若木块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木板的重心由右轮正上方移到左轮正上方时,速度恰好达到轮子的线速度.
则运动时间t=
.
若木板的重心由右轮正上方移到左轮正上方时,速度还未达到轮子的线速度.
根据d=
得,t=
.
②若木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则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
则运动的时间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木板的运动情况,知道木板运动情况的可能性,运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和B,其质量为mA和mB.当水平力F作用于A左端上时,两物体一起作加速运动,其A、B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1;当水平力F作用于B右端上时,两物体一起做加速度运动,其A、B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2.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两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N1+N2<F
C.Nl十N2=F
D.N1:N2=mB:mA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先对整体分析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隔离分析求出A、B间的作用力大小,从而求出作用力之和和作用力的比值.
解答:对左图,整体的加速度
,隔离对B分析,
.
对右图,整体的加速度
,隔离对A分析,
.可知两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N1+N2=F,N1:N2=mB:mA.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关键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先整体求加速度,再隔离求出相互的作用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