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图二为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见游标的后半部分,这个物体的长度为 mm.
参考答案:16.98
本题解析:此题涉及游标卡尺读数。游标尺有50格,故精度为0.02mm,即游标尺的每一小格比主尺一个小0.02mm。其中第49格与65mm处对齐,游标尺在此刻度左侧有49格,则0刻度处读数应为65mm-(1-0.02)mm×49=16.96mm。本题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数,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秒表等.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 ,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得到重锤动能的增量总小于重锤势能的减少量,其原因可能是:
▲ ▲ ▲ .
参考答案:由于摩擦阻力、振针阻力、空气阻力等原因(2分。只要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在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与点间的距离从而可知道重锤下降的距离,以及通过纸带上两点的距离,求出平均速度,从而可知瞬时速度.纸带上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已知,所以不需要秒表.
由于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振针阻力、空气阻力等作用,因此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为动能,一部分被克服阻力做功消耗掉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
的钢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
的钢球A用细线栓好悬挂于O点,当细线被拉直时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
;A球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继续向左摆动,细线与竖直线的最大夹角为
,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用来记录B球的落点。
①、让A球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发生正碰,这是为了 。
②、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A、B两球的动量(设A、B两球的碰前动量分别为PA、PB;
碰后动量分别为PA′、PB′),则:PA= ;PA′= ; PB= ; PB′= 。
参考答案:(每空2分)
①、 使B球正碰后做平抛运动
②、
;
;
; 
本题解析:(1)让A球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发生正碰,这是为了使B球正碰后获得一个水平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
(2)A球下落到最低点的由机械能守恒: 
解得最低点速度为:
所以
B球初速度为0,所以
;
碰撞后,A球继续向左摆动,细线与竖直线的最大夹角为
,所以由机械能守恒得,
碰撞后A球速度为
, 所以
;
球心离地面高度为H ,碰撞后,B球落到地面上,所以
。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E,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①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EP=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EK 。

②根据题中提供的S1和S2,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
a= ,它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进行比较,
则a g(填大于,等于,小于)。
参考答案:①mg(s0+s1);
②
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本题解析:①重锤下落的高度为(s0+s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s0+s1)。
C点的速度为:
打C点时重锤的动能为:
②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气阻力,这个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频率为________。
②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③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④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
参考答案:①220V 50Hz ②乙 ③9.4 ④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力作用和重物受空气阻力作用
本题解析:①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频率为50Hz
②重物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纸带上点的间距越来越大,重物挂在打点间距较小的一端,即乙端;
③由
可得加速度
④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出现这个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力作用和重物受空气阻力作用。
考点:测定重力加速度
点评:本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要让纸带竖直拉直在释放,打点计时器限位孔要竖直,重物要选用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不能太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