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夏季车辆长途行驶时,车胎内气体温度最高可达77℃。某型号轮胎说明书上标注的最大胎压为3.5×105Pa。若给该轮胎充气时,胎内气体温度恒为27℃,不计充气及车辆行驶时车胎体积的变化,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该轮胎刚充完气的气压不应超过多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车胎内气体初末状态的温度分别为T1=273+27=300K,
T2="273+77=350K" (1分)由查理定律
?得? (2分)
? (1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

[? ]
A.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时,水汽的压强变为
B.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
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
C.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少,水汽的密度不变
D.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1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
(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3)在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
参考答案:(1)活塞离开B处前缸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初态:P1=0.9P0? T1=297K
? 末态:P2=P0
根据查理定律得0.9P0P0=T1T2?解得:T2=330?K
? ? (2)当活塞到达A处时,温度升高,缸内气体又发生等容变化.
? 初态:P2=P0,T2=330K,V2=V0;
? 末态:P3=P,T3=399.3K,V3=1.1V0;
由气态方程得P2V2T2=P3V3T3
代入得:P0×V0330=P?1.1V0399.3
解得:P3=1.1P0? 即P=1.1P0
? (3)P-V图线如图.
答:(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330K;
?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 (3)p-V图线如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试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压敏元件和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实验中,他们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度,每次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最后得到一组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数值.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
(2)采取了正确的操作后,他们针对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记录了相关数据,计算机绘出的p-t图象分别如图(b)中的①、②、③所示,其中p1为已知量,则图线①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3)图(c)中可能符合上述气体变化过程的图线是______.

参考答案:(1))“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是“加入热水后,在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
(2)斜率为:k=△P△t=P1273;
纵轴截距为:P1;
故图线①的函数表达式为:P=kt+P1=p1273t+p1;
(3)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的P-t图象中,0摄氏度时图线①压强最大,说明体积最小;
A、B、三条图线都是等容变化,且图线①对应体积最小,故A错误,B正确;
C、D、三条图线都是等容变化,且图线①对应体积最小,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是“加入热水后,在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2)p=p1273t+p1;(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下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

(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管_______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t表示气体升高的温度,用△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向下,B、C两管内水银面等高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