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一竖直向下的8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6N,那么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A.10N
B.8N
C.6N
D.2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图形即可求得分力的大小.
解答: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一个分力沿水平方向,做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F2=
=10N.
故选A
点评: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可能大于分力的大小也可能小于分力的大小,这是矢量运算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两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完成“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将木扳水平放置比竖直放置实验误差小
B.用1cm长度的线段表示1N力比用1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力实验误差小
C.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都减小1N,则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也减小1N
D.两组同学作图得到合力的大小显著不同,至少有一组同学实验操作有误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分析:从测量和作图的误差角度分析误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的方向是否改变.
解答:A、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所以实验中木板水平放置比竖直放置时实验误差小.故A正确.
B、为了减小作图的误差,用1cm长度的线段表示1N力比用1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力实验误差小.故B正确.
C、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都减小1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方向可能改变.故C错误.
D、两组同学作图得到合力的大小显著不同,因为分力和分力的夹角可能不同,所以不一定有错误.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以及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尤其是电力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南方灾区大面积的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分析电线绷断或铁塔倒塌可能的原因是
A.灾区用电激增造成线路电流过大
B.电线和铁塔上大量结冰使电线和铁塔承受的外力急剧增大,超出了电线和铁塔的负荷
C.制造电线和铁塔的材料低劣
D.其他原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根丝线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玩具娃娃上面带一个小夹子,开始时用夹子将玩具娃娃固定在图示位置,a段丝线水平,b段丝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现将夹子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移动后玩具仍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两段丝线中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前,a段丝线中的拉力等于玩具所受的重力
B.移动前,a段丝线中的拉力小于玩具所受的重力
C.移动后,b段丝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
D.移动后,b段丝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变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移动前,对玩具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解a段丝线中的拉力.移动后,玩具仍处于平衡状态,运用正交分解法,分析b段丝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
解答:
解:A、B移动前,对玩具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a段丝线中的拉力Ta=G.故A正确,B错误.
C、D移动后,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玩具的位置将下降,a段丝线将斜向左上方,对玩具有斜向左上方的拉力,有竖直向上的分力.而移动前a段丝线水平,对玩具没有竖直方向的分力,根据正交分解法可知,b段丝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将变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中移动前,玩具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求解拉力,是常规的问题,而移动后,要注意分析玩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不能不加分析,认为a丝线仍是水平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中a、b、c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按图中方式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N弹簧上面与细线相连,故N弹簧可能处于原长也可能被拉伸;
当N弹簧处于原长时,细线的拉力为零,M弹簧在a物体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故A正确;
当N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细线对a又拉力,当拉力小于a物体的重力时,M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拉力等于a物体的重力时,M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当拉力大于a物体的重力时,M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D正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发现共有四种情况,即:
①N处于伸长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②N处于伸长状态而M处于伸长状态;
③N处于伸长状态而M处于不伸长不压缩状态;④N与M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故B、C选项中的状态不存在;
故选AD.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点评:先分析N弹簧,由于上面与细线相连,故N弹簧可能处于原长也可能被拉伸,然后分这两种情况去分析M弹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