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质点以某初速度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质点位移方程为x=12t-2t2(m).则该质点在时间t从0~4s内经过的路程为
A.16m
B.18m
C.20m
D.22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位移方程x=12t-2t2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得出初速度和加速度,然后求出物体速度减小到0过程中的位移,再求出反向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两个位移大小之和为经过的路程.
解答:根据x=v0t+
at2=12t-2t2,知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4m/s2,则速度减小到0所需的时间t1=
,所经过的位移x1=
,最后1s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x2=
at22=
×4×1m=2m,则物体在时间t从0-4s内经过的路程s=x1+x2=20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因为在0-4s内,前3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1s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出路程时必须求出两段过程的位移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利用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的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的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的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根据所打点间距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求平均速度大小,利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的代替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A、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可以求出平均速度,但是不能精确的求出瞬时速度大小,故A错误;
B、根据公式
可知当时间很短,位移很小时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求出瞬时速度大小,故B正确;
C、根据所打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间隔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D、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基础题目,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注意结合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4s末的速度为8 m/s.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8s末的速度一定是16 m/s
B.质点在前8s内的位移一定是64 m
C.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D.质点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8 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为题中没有说明物体的初速度为从零开始的,所以不能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更不能求出物体的在其他时刻的速度,AC错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过程中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平均速度,所以物体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8m/s,故物体在前8s内的位移为
,B正确,D错误,
点评:关键是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中间时刻速度和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
A.时间间隔
B.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C.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利用纸带上的点迹,可以直接知道某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用刻度尺也可以量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但是物体的加速度及打某点时的瞬时速度不能直接得出,得需要计算,A、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一秒内以加速度a1=2m/s2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二秒内以加速度a2=-2m/s2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又以加速度a1=2m/s2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四秒内又以加速度a2=-2m/s2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此周期性的反复下去.
(1)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上作出前4s内的速度图线.(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标出坐标轴的物理量和单位,坐标分度数值.)
(2)求质点在t=99s末的瞬时速度.
(3)求质点运动t=100s时间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