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物理高频试题、高中物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力学★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与时刻 位移与路程 速度、速率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加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导出公式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运动的图象 S-t图象 V-t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相互作用: 力的描述 重力 弹力 弹性形变和弹力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正交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三力平衡 动态平衡分析 力矩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理想实验 惯性与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对单物体(质点)的应用 对质点系的应用 连接体问题 牛顿定律与图象 超重失重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与电磁学综合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特点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位移的合成与分解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小船渡河问题分析 最短时间过河 最短位移过河 拋体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的概念与轨迹 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 研究平抛运动 斜抛运动 圆周运动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开普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人造卫星与飞船 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 宇宙速度 功和机械能: 恒力做功 变力做功 功率 功率的概念 机车启动 动能与重力势能 动能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弹性势能 动能定理及应用 动能定理的理解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摩擦力做功 皮带模型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 机械能综合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动量: 动量和冲量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 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 反冲 反冲现象 爆炸 机械振动、机械波: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图象 单摆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的图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 多普勒效应 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力学综合: 子弹打木块模型 弹簧综合 应用数学知识综合 ★电磁学★ 静电现象: 电荷 库仑定律 静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的叠加 电势能和电势 等势面 电势差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平衡 静电场中的导体 电容器 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荷在电场中的加速 电荷在电场中的偏转 电荷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的原理与使用 恒定电流: 电源和电流 电流和电荷量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电阻率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阻定律 电功率和电功 焦耳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全电路的功和能 含容电路 半导体 超导 串联和并联 电表 电流表的构造及使用 欧姆表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磁场: 磁现象和磁场 磁场、地磁场 磁感应强度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安培力及其方向 左手定则 安培力的大小 洛伦兹力 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 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磁场和重力场的复合 磁场、电场和重力场复合 电磁场的应用 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电磁流量计 磁流体发电机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 磁通量 互感与自感 电磁感应与力学 电磁感应与电路 电磁感应与图象 电磁感应中切割类问题 电磁感应中磁变类问题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规律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周期和频率 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 交流电图象 变压器原理 电能的输送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示波器的使用 门电路 传感器: 与门、或门、非门 门电路设计与应用 传感器 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谱 电磁场理论 复合场: ★热学★ 分子动理论: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 分子大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热运动 扩散 布朗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温度、温度计和温标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机: 热机原理与热机效率 内燃机原理 电冰箱与空调器 固体: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 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 气体: 气体的状态方程 气体实验定律 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空气湿度、湿度计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光学★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全反射、临界角 光的干涉和衍射: 杨氏干涉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光的衍射 衍射光栅 光的偏振和色散: 偏振现象 偏振现象的应用 光谱 光的色散、光的颜色 薄膜干涉、衍射、折射中的色散 激光: 激光及其特点 光的粒子性: 光子的动量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物质波 光的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与相对论★ 原子结构: 原子的核式结构 氢原子光谱 玻尔原子理论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核裂变与核聚变 探测射线的方法 夸克: 宇宙和恒星的演化 相对论: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同时的相对性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物理实验★ 力学实验 热学实验 电磁学实验 光学实验 其他实验 ★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史: 研究方法: 整体法隔离法 控制变量法 假设法 等效法 图象法 极限法 微元法 ★单位制及量纲★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 ★其他★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高考物理知识大全《弹力》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13 02:34:58 【

1、选择题  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图a中游标卡尺(50分度)读数为?mm。图b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cm。

(2)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滑块,两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那么,请以表达式的形式写出: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参考答案:(1)50.15mm? 4.200mm?(2)0.2mfs1,0.2mfs3,0.2mf(s1-s3),0.4mfs2


本题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0mm,游标读数为0.05×3mm=0.1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0.15m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4mm,可动刻度为0.01×20.0=0.2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200mm.
(2)动量,根据?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
则碰前动量分别为,总动量大小为
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
点评:气垫导轨要水平才能满足动量守恒.这是一道基础实验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2分)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 ?m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2分)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间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4分)已知mA和mB。 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在实验中A、B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请你用上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参考答案:(1)等于?大于?(2)AB?(3) F? E? mAOF=mAOE+mBOJ


本题解析:(1)为了保证能够发生正碰,需要使两球的直径相等;为了使碰撞后不反弹,必须使mA>mB;(2)据mAvA=mAvA’+mBvB’,由于A、B球都从平台上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相同,则有:mAxoA=mAxoA’+mBxOB’,所以AB选项正确;(3)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F,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E,:mAxoF=mAxoE’+mBxOJ’。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

(1)?
A.球先落地
B.球先落地
C.两球同时落地
D.两球落地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

(2)上述现象说明?
(二)(共6分,有二个正确选项,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得到的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O、a、b、c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以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轨迹和坐标轴上的虚线表示有所省略),a、b、c三点的坐标如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a、b、c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1秒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v0=2m/s
O点是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抛出位置
O点不是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抛出位置


参考答案:(一)(1)C (2分)?(2)二个小球竖直方向都做自由落体运动(2分)
(二)BC (6分,只选一个且对得3分)


本题解析:(一)(1)由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可知两小球同时落地,选项C正确;(2)上述现象说明二个小球竖直方向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二)在竖直方向上,由水平方向上x=vt可求得初速度为2m/s,Oa水平位移为0.3s,在0.3s内竖直高度为,由此判断O点为抛出点,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平抛运动各分运动的特点,在竖直方向上可借助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惟一确定值
D.F2的方向是惟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1)F ";(2)C;(3)B


本题解析:(1)分析图乙可知,F是用两个分力做矢量合成得出的合力,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橡皮筋得到的合力,F存在误差,故F′一定沿AO方向;
(2)由矢量合成的三角形定则可知,合力与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均确定时,另一个分力有唯一确定的值,故C对;
(3)本实验是用一个合力代替两个分力实现相同的效果(橡皮筋被拉到确定的位置),故应为等效替代法,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参考答案:A、接触不一定有弹力,还需挤压产生形变.故A错误.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了支持力.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故C错误.
D、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粒子在有界..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