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点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物块从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物块受到弹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物块到达平衡位置之前,合外力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x=ma1,得:a1=g-
x
物块到达平衡位置之后,合外力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mg=ma2,得:a2=
x-g
可见,物块到达平衡位置前后,a-x图象均为直线,且斜率的绝对值相等,物块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块从弹簧上端落下来,故到其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设物块到达平衡位置时弹簧压缩了x1,物块速度减为零时弹簧压缩了x0,这时有:
x1=
,a2=
x0-g>g,x0>
,所以x1<
x0,图象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6)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如图甲和乙所示,甲是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板上的木块;乙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住木块,他水平拉动木块下的木板,你认为更利于操作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乙,乙方案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本题解析:甲方案中,只有当弹簧秤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是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操作不可行;乙方案中,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弹簧测力计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实验误差分析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8分)气垫导轨可以在导轨和滑块之间形成一薄层空气膜,使滑块和导轨间的摩擦几乎为零,因此可以利用气垫导轨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⑴如图所示,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为d,用刻度尺测得释放位置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为x,气垫导轨总长为L,其最右端离桌面的高度为h,滑块和遮光条总质量为M,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这一过程中滑块减少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滑块获得的动能表达式为?;(以上表达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

⑵某实验小组在一次实验后,通过数据发现,滑块获得的动能略大于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⑴
,
;⑵释放时滑块有初速度、或测量释放位置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x的值偏小、或测量遮光条宽度d的值偏大(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本题解析:⑴这一过程中滑块减少的重力势能为:ΔEp=MgH=
,滑块获得的动能为:ΔEk=
-0=
⑵上述过程是由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的过程,因此当滑块获得的动能略大于其减少的重力势能时,其原因可能是释放时滑块有初速度、或测量释放位置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x的值偏小、或测量遮光条宽度d的值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均匀光滑小球置于半径为R圆柱形容器中,且小球的半径r满足2r>R,则以下关于A、B、C、D四点的弹力大小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的弹力一定大于小球的重力
B.D点的弹力大小等于A点的弹力大小
C.B点的弹力恒等于一个小球重力的2倍
D.C点的弹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的重力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甲、乙两个物理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甲组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将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钩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所读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 1 | 2 | 3 | 4 | 5 |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刻度尺读数x/cm 6.00 8.34 9.48 10.64 11.79
|
①实验中挂30g钩码时刻度尺的读数如图,请你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②该小组根据所测数据,在图(b)中的坐标纸建立x-m坐标系,并描出5组测量数据,请你将第2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画出x-m的关系图线.
③作出的图线与坐标系纵轴有一截距,其的物理意义是______;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乙组同学利用图(c)所示的装置,用与甲组同样规格的弹簧做实验,他们将弹簧左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通过定滑轮在弹簧另一端的细绳上钩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之后他们经历了与甲组同样的实验步骤.最后甲、乙两组将测出的劲度系数进行比对,发现乙组的测量结果总比甲组的测量结果稍大一些,其原因是______,这种误差叫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参考答案:

(1)①读数应在:7.15~7.17之间;
②以横轴表示弹簧的弹力,纵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描点作图.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或分居直线两侧.如图所示;
③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图象,该直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0.259N/cm.图线与坐标系纵轴有一截距,是拉力等于0时弹簧的长度,故其的物理意义为:弹簧原长.
(2)不挂钩码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这时所测量的长度要略小,正确的做法应用手(或细线)轻轻拉直弹簧,再记下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故该方法存在误差的误差是理论上没有考虑周到导致的后果,因此是系统误差.
故本题答案:(1)①7.15~7.17
②如下图所示
③弹簧的原长,25.9N/m
(2)不挂钩码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这时所测量的长度要略小;系统误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