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
A.7 m,7 m
B.7 m,3m
C.5m,2m
D.5m,3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最早成功的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卡文迪许最早成功的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错误
C、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故C正确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重一轻的两块石头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两块石头同时落地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块石头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12gt2可知: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诈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提示了这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定律.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
解答: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提示了这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故A正确.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故B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物理学史也是考试内容之一,是常识性问题,要加强记忆,不在基本题失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在任意一秒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9.8m/s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9倍.
C.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前一秒内位移的9.8倍
D.物体的位移一定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大9.8m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均匀增大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9.8m/s,A正确;B错误
,所以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前一秒内位移大
,所以C错,D对;故答案选AD .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