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内做简谐振动,O为平衡位置,A,B为最大位移处,测得振子由A点从静止开始振动到第二次经过平衡位置所用时间为t秒,在O点正上方C处有一个小球,现使振子由A点,小球由C点同时从静止释放,它们恰好到O点处相碰,试求小球所在C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是多少?(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参考答案:据题意,弹簧振子由A点从静止开始振动到第二次经过平衡位置所用时间为t秒,则有
? 34T=t
得到T=43t
当振子与小球恰好到O点处相碰时,振子运动的时间为t0=T4(2K+1),K=(0、1、2、3…)?
则小球所在C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是
? H=12gt02=g(2K+1)2t218(K=0、1、2、3…)?
答:小球所在C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是g(2K+1)2t218(K=0、1、2、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甲图所示实验装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甲图所示实验装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体现了物理学中放大的思想
B.该实验是牛顿用来测量万有引力常量
C.该实验装置被称为卡文迪许扭称实验
D.该实验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使万有引力定律的具体运用得以实现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本实验体现了放大的思想,该实验装置被称为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用来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解答:A、本实验利用了光学上: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平面镜转过角度的两倍,使M转动的效果放大,体现了物理学中放大的思想.故A正确.
B、C、D该实验装置被称为卡文迪许用来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被称为卡文迪许扭称实验,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的具体运用得以实现.故B错误,C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的原理、目的、意义等等,基本题.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河岸上A点紧握一根长L=5.0m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系在距离水面高H=10.0m的O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C点是位于O点正下方水面上的一点,距离C点x=5.0m处的D点有一只救生圈,O、A、C、D各点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若运动员抓紧绳端点,从台阶上A点沿垂直于轻绳斜向下以一定初速度跃出,当摆到O点正下方的B点时松开手,最终恰能落在救生圈内。(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运动员经过B点时速度 的大小;
的大小;
(2)运动员经过B点时绳子的拉力大小;
(3)运动员从A点跃出时的动能 。
。
 
	参考答案:(1) (2)
(2) (3)
(3)
	本题解析:
(1) 
 (2分)
                                     (2分)
(2)  (2分)
                         (2分)
(3) 
 (2分)
             (2分)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动能定理,圆周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甲物体的重量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与乙同时着地
C.甲着地时的速度比乙大
D.甲着地时的速度与乙一样大
 
	参考答案:A、B、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根据h=12gt2,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故A错误、B正确;
? C、D、根据v=gt知,两物体着地的速度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说法是(  )
A.g=9.8m/s2=9.8N/kg
B.g=9.8m/s2≠9.8N/kg
C.g=9.8?N/kg≠9.8?m/s2
D.g≈10m/s2≠10N/kg
 
	参考答案: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a=g=9.8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合m=mgm=g,所以1m/s2=1N/kg.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