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情况,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情况,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水平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J.

参考答案:a直线可以得出物体加速度为a1=△v1△t1=3-53=-23m/s2,则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所受到的合外力为ma1=0.2N(与速度方向相反,因为做减速运动),
b直线可以得出物体加速度为a2=△v2△t2=2-33=-13m/s2,则物体在撤去水平拉力后所受到的合外力为ma2=0.1N(与速度方向相反)
则物体所受到的拉力大小为0.1N,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得:x=12×3×2+3×3m=12m,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负功(拉力与运动方向相反)W=-Fx=-0.1×12=-1.2J,
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a1=0.1N=μmg,则μ=130=0.033
故答案为:0.033;-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粗糙水平面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用斜向下的力推,第二次用斜向上的力拉,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夹角相同(0°<α<90°).力的大小、位移均相同,那么( )
A.拉力和推力的功相同
B.两次摩擦力做功相同
C.第一次物体的末动能大
D.两次力的平均功率不同
参考答案:A、根据公式W=FScosθ,拉力和推力的功相同,位移相同,拉力的水平分量相同,做功相同,故A正确;
B.两次摩擦力不同(压力不同),位移相同,故摩擦力做功不同,故B错误;
C.第一次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多,故末动能应该小,故C错误;
D.第一次加速度小,运动时间长,做功相同,功率小,故两次拉力的平均功率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所示的纸带回答)。

参考答案:(1)交流
(2)D
(3)B
(4)GK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品牌自动电热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斜面底端,木块A以某一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运动,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m/s2,试求:
(1)木块A在斜面上离开出发点时和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之比
(2)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安装一固定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不计物块与挡板每次碰撞的机械能损失,求物块以v0=10m/s的初速度沿斜面运动所通过的总路程
参考答案:(13分)
(1)向上运动时:
?(2分)
向下运动时:
(2分)
联列可得:
(3分)
(2)全过程:由于
,所以物块停在斜面的最下端。(2分)
(2分),解得:
(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