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时间与时刻》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6点10分对应的指火车发车的状态,故为一时刻,故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描述中,所指的是时刻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时刻表示一瞬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一个点,时间间隔表示一段过程,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距离,学校每节课40min,表示一个过程,为时间间隔,A错误;8点整开始上课,表示那一瞬间上课,为时刻,B正确;物理测验的时间是90min,表示一个过程,为时间间隔,C错误;第5s内表示从第5s初到第5s末的过程,为时间间隔,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时间和时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中学上午第一节课上化学,第二节课上英语,若每节课为40分钟,课间为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相同
B.英语课和化学课的时间相同
C.化学课的末时刻即是英语课初时刻
D.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时间
参考答案:B、每节课为40分钟,课间为10分钟,都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所以英语课和化学课的时间相同,所以B正确;
A、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是不同的,之间有10分钟的时间间隔,所以AC错误;
D、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就是课间的10分钟,是时间间隔,所以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秒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秒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1)利用图1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①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速度和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B.秒表?C.米尺?D.弹簧测力计
②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7个点依次标为A、B、C、D….打点计时器打F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为______m/s,该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准备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B.电压表Vl,量程3V,内阻约5kΩ
C.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5kΩ
D.电流表Al,量程0.6A,内阻约0.2Ω
E.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4Ω
F.电源,电动势E=4.5V
G.滑动变阻器Rl,最大阻值5Ω,最大电流为3A
H.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最大电流为1.5A
I.电键S、导线若干
①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3(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欧姆挡;
②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3(乙)中指针所示,则Rx的阻值大约是______Ω;
③在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尽可能准确,并且待测电阻的电压从零开始可以连续调节,则在上述提供的器材中电压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④在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
参考答案:(1)①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需要测量位移,需要刻度尺.故选C.
? ②vF=xEG2T=4.60×10-20.04m/s=1.16m/s
?设AB、BC、CD、DE、EF、FG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x5、x6
? 则? ?a=(x4+x5+x6)-(x1+x2+x3)9T2=9.60m/s2
? (2)①电阻测量值=指示值×倍率.甲图中指针偏转角度较大,指针的指示值较小,要减小测量误差,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附近,指示值增大,则倍率应换小.故换用“×1”欧姆挡
? ? ②Rx的阻值大约是9Ω.
? ③电源的电动势E=4.5V,如选电压表V2,指针的最大偏角不到满刻度的13,误差较大.故选V1.
? 电阻的最大电流大约为Imax=UR=39A=0.33A,故电流表选A1.
? 由于RVR=50009=555.6? RRA=90.2=45? 则RVR>RRA故选择电流表外接法.
? ?由题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零开始可以连续调节,故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
故答案是:(1)①C
? ②1.16,9.60?
? (2)①“×1”
?②9
? ③B?D?G?
? ④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楞次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