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下振动,形成向左传播的一列横波。t1=4s时,距离O点为1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时,距离O点为6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横波的波长为4m
B.该横波的周期为2s
C.距离O点为4m的质点第一次达到波峰的时刻为6s末
D.距离O点为4m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末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分析A、B开始振动的时刻,由波速相同,根据波速求出周期,再分析振动传播过程,确定距离O点为4m的质点第一次达到波峰的时刻.
解答:解:A、B,O开始向下运动,则它后面的点也都是先向上运动的,4s时1m处的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那么,A点已经波动了四分之三个周期.故A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是(4-
T)s.
7s时4米处的点B第一次到达波谷,说明它已经运动四分之一个周期了,故B点开始动的时刻是(7-
T)s,从O传播到A,所用时间为(4-
T),距离是1m,从O传播到B,所用时间为(7-
T),距离是6m,由于波速相同,得到
,解得T="4s" 所以波速=1m/s,波长λ=vT=4m?故A正确B错误
C、距离O点为4m的质点第一次达到波峰的时刻为7s末,故C错误.
D、距离O点为4m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末.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要抓住波速相同,列出关系式,求出周期.分析波动形成的过程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测声室内的地面、天花板和四周墙壁表面都贴上了吸音板,它们不会反射声波,在相距6m的两侧墙壁上各安装了一个扬声器a和b,俯视如图所示,两扬声器的振动位移大小、方向完全相同,频率为170 Hz。一个与示波器Y输入相连的麦克风从a点开始沿a、b两点连线缓缓向右运动,已知空气中声波的波速为340 m/s,则

A.麦克风运动到距离a点1.5 m处时示波器荧屏上的波形为一直线
B.麦克风运动过程中除在a、b两点外,振动加强位置有5个
C.麦克风运动过程中示波器荧屏显示的波形幅度是不变的
D.如果麦克风运动到a、b连线的中点停下来之后,麦克风中的振动膜将始终处于位移最大处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由于波长
,到两波源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是振动减弱点,距离点a为1.5m处,距离点b恰好为4.5m,为振动减弱点,A正确;到两个波源距离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是振动加强点,在ab连线上到a点距离分别为1m、2m、3m、4m、5m处都是振动加强点,B正确;由于连线上有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麦克风在运动过程中,荧屏显示的波形幅度不时的变化,C不对;ab连线中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动的幅度最大,但并不是如果麦克风始终处于位移最大处,而是上下振动的幅度最大,D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A、B和O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波源O产生的横波沿该直线向左、右两侧传播,波速均为v。当波源起振后经过时间△t1,A点起振,又经过时间△t2,B点起振,此后A、B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O点两侧波的频率一定相等
B.A、B两点到O点的距离之差一定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C.这列横波的波长为
(n=0,1,2,……)
D.这列横波的波长为
(n=0,1,2,……)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从t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振动图像A为甲,B为乙,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在t1=0.3s时相遇,则

[? ]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t2=0.7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a)表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 s时的波形图,图(b)是该列波中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由图(a)、(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以及传播方向分别是

[? ]
A.v=25 cm/s,向左传播
B.v=50 cm/s,向左传播
C.v=25 cm/s,向右传播
D.v=50 cm/s.向右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