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两车都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2s停止,则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9m
B.18m
C.24m
D.27m
参考答案: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末速度也相等,运动时间不同,根据公式.v=xt和公式.v=v0+v2联立后得到:x=v02t,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故:x甲x乙=t甲t乙=32;故x乙=23x甲=24m;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在水平冰面上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以12 m/s初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 m/s 2,经20 s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A.80 m
B.90 m
C.100 m
D.110 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12 m/s初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经过
停止,以后静止不动,故。经20 s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位移s(m)、t(s)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s=10t-
t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做什么运动
C.汽车初速度为10m/s
D.当t=4s时,位移为39m
参考答案:由s=10t-14t2比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得:s=10t+12(-12)t2,则有v0=10m/s,a=-12m/s2,可知汽车初速度为10m/s故C正确;
又因为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可知汽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
据v=v0+at得汽车停车时间为t=0-v0a=0-10-12s=20s,所以汽车4s内的位移x=10×4-14×42m=36m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cm,S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

参考答案:(1)由△S=aT2得
a=SBC-SABT2=0.2-0.150.12=5m/s2
(2)B球的速度vB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有:vB=SAC2T=0.15+0.20.2=1.75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
即sCD-sBC=sBC-sAB
所以sCD=2sBC-sAB=25cm=0.25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vB=vA+aT
所以:vA=vB-aT=1.25m/s
故A球的运动时间:tA=vAa=1.255=0.25s
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答:(1)小球的加速度为5m/s2;(2)拍摄时B球的速度为1.75m/s;(3)拍摄时SCD=0.25m;(4)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86.1公里,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若动车组的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是恒定的,动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动车从静止开始运动,若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速度,E表示动能,t表示时间,f表示阻力,则上面的图象表示的可能是( )

A.(1)是a-t图象?(2)是v-t图象?(3)是a-v图象(4)是f-t图象
B.(1)是v-t图象? (2)是E-v图象(3)是f-v图象(4)是a-v图象
C.(1)是v-t图象?(2)是a-t图象(3)是f-t图象?(4)是a-v图象
D.(1)是a-v图象?(2)是f-v图象(3)是E-v图象(4)是a-t图象
参考答案:设动车受到的动力为F,其质量为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由题,F一定,f增大,则加速度a逐渐减小,v-t图象的斜率大小加速度,所以(1)可以表示v-t图象.
动车的动能E=12mv2,由数学知识得知,E-v是抛物线,所以(2)是E-v图象.
由题,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有f=kv,f与v是线性关系,由数学知识得知,(3)是f-v图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又f=kv,得F-kv=ma,变形得:a=-kmv+Fm,则知,(4)是a-v图象.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