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一阻值数千欧的电阻R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2并联起来,则总电阻( ? ).
A.很接近R1而略大于R1
B.很接近R1而略小于R1
C.很接近R2而略小于R2 
D.很接近R2而略大于R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任意支路电阻,由此可知总电阻小于R2的阻值,C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了解串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能够灵活应用,必要的时候记住一些二级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 W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I= =0.6A,故A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得:R2=
=0.6A,故A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得:R2=
=20Ω,故B正确;对电阻R3有U3=IR3=0.6×5=3V,所以U=U1+U2+U3=6+12+3=21V?故C正确;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P3=U3I=1.8W,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型导体棒AB、CD,其长度之比为1:2,截面半径之比为1:3,把它们并联接在低压电源两端,则(  )
A.导体棒AB、CD的电阻之比为3:2
B.流经导体棒AB、CD的电流强度之比为2:9
C.导体棒AB、CD 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之比为2:9
D.导体棒AB、CD 内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之比为2:1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根据 可知,
可知,
 =9/2,选项A错误;根据
=9/2,选项A错误;根据 ,则流经导体棒AB、CD的电流强度之比为2:9,选项B正确;同种材料中单位体积的电子数相等,即导体棒AB、CD 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之比为1:1,选项C错误;根据I=neSv可知,
,则流经导体棒AB、CD的电流强度之比为2:9,选项B正确;同种材料中单位体积的电子数相等,即导体棒AB、CD 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之比为1:1,选项C错误;根据I=neSv可知, ,故导体棒AB、CD 内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之比为2:1,选项D正确。
,故导体棒AB、CD 内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之比为2:1,选项D正确。
考点:导体的电阻;欧姆定律;电流强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用电器中,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能适用的是
)能适用的是
[? ]
A.电风扇 
B.洗衣机 
C.白炽灯 
D.录音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四个灯泡的电阻分别是R1=R3=10欧,R2=R4=30欧,分别用P1、P2、P3、P4表示这四个灯泡的电功率,那么

A.P1>P2>P3>P4
B.P1>P3>P2>P4
C.P4>P3>P2>P1
D.P2>P1>P3>P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灯泡R3和R4为并联关系,由电功率公式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所以P3 >P4,R1和R2为串联关系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所以P3 >P4,R1和R2为串联关系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大,所以P2>P1,R3和R4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大,所以P2>P1,R3和R4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7.5欧姆,由电功率公式
=7.5欧姆,由电功率公式 可知电阻R1上的功率大于R3和R4的功率之和,所以D对;
可知电阻R1上的功率大于R3和R4的功率之和,所以D对;
点评:本题可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根据并联电压相同,串联电流相同,利用不同的连接关系,不同的公式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