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 >>m,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为了计算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若上述测量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___;
(3)某位同学经测量、计算获得的数据作出了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像(图乙),试指出图线不过原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或约等于)mg
(2)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或“小车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
?
(或“
”)
(3)木板倾角偏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末完全平衡摩擦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须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____与____,计算a的运动学公式是__________。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
。他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计算μ。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____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___。
(3)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μ=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位移,时间,
(2)m"+m,滑块上
(3)0.23 (0.21~0.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研究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我们得到如图(a)的a、b、c、d四个实验点。由这四个点我们画出的实验线是一条正比例图线,而不是别的复杂的曲线如图(b)、(c)等。我们这样做的思想是

[? ]
A、直线比曲线更容易绘出
B、我们相信,自然规律具有简单性的特征
C、我们知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D、这是一种随意行为,没有什么思想支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是( )
A.kg2/N?m2
B.N?kg2/m2
C.m2/N?kg2
D.N?m2/kg2
参考答案: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公式中,质量m的单位为kg,距离r的单位为m,引力F的单位为N,由公式推导得出,G的单位为N?m2/kg2.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通过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第谷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故A错误;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定出元电荷e的带电量,故B错误;第谷是观测家,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观察天象以及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定律,故C错误;法拉第不仅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故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